商标专用权的客体是经申请并核准注册的商标,用于区分商品和来源的标志。而商号的客体只是区分企业本身的标志,具有人身权属性,与特定商业主体的人格和身份密切相关。当一个公司注销并重新成立一个新公司时,商号权将丧失,但商标权可以转移,通过商标转让归属于新公司名下。
商标权的获得是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递交申请,而商号权的获得是向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递交申请。
商标权属于知识产权,在我国商号权属于名称权,因此商号权与人身或身份联系更紧密。在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立法中,商号权被视为一部分知识产权。
商标权人按照《商标法》的规定申请注册并使用,而商号权人按照《公司法》或《企业登记管理条例》进行登记。
商标可以通过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形式进行表现,以及它们的组合。而商号只能通过汉字来表现。
商号权的申请人向所在辖区的工商局递交申请,并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注册登记来获得商号权。而商标权的获得需要申请人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递交申请,并经过形式审查、实质审查、公告、异议等程序。
商标专用权和商号权都是人们创造的精神财富,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并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商标专用权的效力及于全国,而商号权的效力仅限于商号的登记地区。然而,商号权人如果将其商号作为商标申请注册,可以获得与注册商标同样的保护。除商业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只要符合商标注册条件的要求,其名称的特取部分也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现象。当前,我国法律对商号权的保护存在不足,导致商号权与商标权发生冲突。文章提出解决建议,包括灵活运用现有法律规定、赋予商标和商号合理的法律地位、完善商号与企业名称的定位、借鉴国际做法制定相关法律、构建统一的商号法律保护体系以
商标与商号产生权利冲突的原因。其中,构成相似性、商标与商号的构成要素以及消费者的混淆是主要原因。商标主要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而商号是企业名称中的字号,用于表明不同于其他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的特征。由于商标和商号的某些相似性和消费者混淆,导致了权利冲
我国关于商标侵权的法律规定,指出没有善意第三人的概念,责任由侵权人承担。详细列举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包括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处理商标侵权纠纷的方式,包括协商、起诉和行政处理,并明确了相关法律责任和赔偿标准。
商号权的主体限制及相关规定。商号权主体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个人不能成为商标权纠纷的主体。企业名称在使用时应保持一致,任何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企业名称的行为都将受到处理。商号注册需遵循强制登记、先申请先核准、分级核定与管理以及主体名称限制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