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号权的主体限制及相关规定。商号权主体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个人不能成为商标权纠纷的主体。企业名称在使用时应保持一致,任何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企业名称的行为都将受到处理。商号注册需遵循强制登记、先申请先核准、分级核定与管理以及主体名称限制等原则。
2025-04-18
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现象。当前,我国法律对商号权的保护存在不足,导致商号权与商标权发生冲突。文章提出解决建议,包括灵活运用现有法律规定、赋予商标和商号合理的法律地位、完善商号与企业名称的定位、借鉴国际做法制定相关法律、构建统一的商号法律保护体系以
2025-04-05
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是认定行使商标权与商号权的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的需要,是指导案件处理的依据和灵魂。
2025-01-31
商标权与商号权高度相似性。商标有专门的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法律,商标受到行政与司法双重法律保护,侵犯商标权会受到严厉的打击,甚至是可以被判刑的,而商号却没有那么幸运。商标和商号的两种登记制度是造成商标和商号冲突法律上的根源。《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申请商
2024-12-22
中国对于商标权的规定是商标一旦注册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有效的,而且对于商标权的使用年限也规定在有效期十年,在过期后可以进行续展;而商号权则是有一定的区域限制,首先要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后在一定的区域内使用,但是对于商号的使用期限这没有限制,即只要
2024-12-17
商号权与商标权的冲突主要发生在生产、消费领域。
2024-11-10
商标权的客体为申请并核准注册的商标,是区别商品和来源的标志,而商号权的客体只是区别企业本身的标志,具有具有人身权属性,与特定的商业主体的人格与身份密切联系,与主体资格同生同灭。商标权的获得是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递交申请,而商号权的获得是向当地
2024-10-04
商号是企业以及其他商业主体为表明不同于他人的特征而使用的名称。企业名称是表明企业的注册地或营业地、商号、行业、组织形式等特点的全称。由此可见,商号是企业名称的法定构成因素。商号权的行使与商标权密切相关,有时不同主体间的商号权、商标权会产生利益冲突。确
2024-09-05
不容置疑的是,这种混淆显然只有在不同的商业主体之间才会发生,但往往它们都是以持有合法权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也就是本文讨论的权利冲突的形式来体现的。而主观上的混淆则是法律在解决权利冲突时要衡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滋生恶意侵权提供了土壤,导致了商标权与商号
2024-08-06
一般认为,商标权和商号权都属于无形财产,都具有专有权、使用权、转让权,也都具有许可使用的权利。但商号是用来区别经营者的,商标是用来区别商品和服务的,所以商号权和商标权是完全不同的权利。按照《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规定,商号应当由两个以上的字组成,只能
2024-07-13
商标权的客体为申请并核准注册的商标,是区别商品和来源的标志,而商号权的客体只是区别企业本身的标志,具有具有人身权属性,与特定的商业主体的人格与身份密切联系,与主体资格同生同灭。商标权的获得是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递交申请,而商号权的获得是向当地
2024-07-07
标识性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据法律规定,以其在科学技术或文学艺术等领域创造的具有识别性标记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用权利。但确立商号权的法律依据是公司法或企业登记法等,而商标权的产生依据则是商标法;商号权只有在其所在的登记机关的管辖范围内有效力,因此
2024-06-27
被告企业于原告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后核准成立,使用的企业名称中的商号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同,并且被告将其商号在其产品上突出使用。原告以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商标权为由诉至法院,请求法院认定被告构成商标侵权,赔偿经济损失。被告辩称其商号是经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合法注册
2024-04-22
商标权与商号权高度相似性。比如人们见到“海-尔”就自然联想到海-尔公司及其家电产品,消费者并不刻意去区分商标与商号的法律性质有何不同。商标有专门的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法律,商标受到行政与司法双重法律保护,侵犯商标权会受到严厉的打击,甚至是可以被判刑的,而
2024-04-15
即甲将乙已经享有商标权的文字作为商号进行登记,从而产生的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冲突。原告认为,被告蜜*儿服饰(北京)有限公司在北京登记带有“蜜*儿”字号的企业名称明显属于不正当竞争,为此向法院提起诉讼。再比如,北京的一家老字号企业就“信*斋”被他人注册为服务商
2024-03-14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