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商号 > 商号权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商号权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时间:2024-11-10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6882
企业享有注册商号的权利,如果自己的商号已经注册了,是会受到法律保护的,对商号享有专属的权利。那么,商号权的取得方式有哪些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商号权的取得方式

商号权的取得方式有以下几种:

1. 使用取得主义

使用取得主义指商号一经使用,使用者即可取得该商号的专用权而无须履行法定登记手续。例如,法国商号权即来自于使用而非注册。将商号登记在商事登记薄,并不能产生商号权,因为登记行为并未与公众接触,不能构成使用行为。

2. 登记对抗主义

登记对抗主义指商号权的取得无须登记,但未经登记则不足以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效力。这种制度主要体现在日本、韩国商法中。

3. 登记生效主义

登记生效主义指商号只有经过登记才可使用,才具有排他性的专用权。这种制度在德国及我国澳门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实行。

商号权的保护原则

商号权的保护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保护在先权利原则

保护在先权利原则是处理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一项基本原则,主要指在后权利的设立和行使不得侵犯和妨碍他人在先已经存在并受法律保护的权利。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解决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冲突问题。

2. 禁止混淆原则

禁止混淆原则是判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个基本原则。所谓混淆,是指在后权利的标示与在先权利的标示相同或相似,使相关公众对两权利的主体产生误认,误认在后权利主体的商品或服务来源于在先权利主体,或与之有某种的关联性。必须认真贯彻禁止混淆原则,以保障在先权利主体的合法权益。

3. 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对商标权人或商号权人来说,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弹性解释、运用是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最后救济原则。商号权与商标权的冲突主要发生在生产、消费领域。对于违背诚实信用原则,采用欺骗手段使用他人知识财产、足以误导公众的行为应认定为侵权。必须予以相应的制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现象

    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现象。当前,我国法律对商号权的保护存在不足,导致商号权与商标权发生冲突。文章提出解决建议,包括灵活运用现有法律规定、赋予商标和商号合理的法律地位、完善商号与企业名称的定位、借鉴国际做法制定相关法律、构建统一的商号法律保护体系以

  • 商标与商号产生权利冲突的原因

    商标与商号产生权利冲突的原因。其中,构成相似性、商标与商号的构成要素以及消费者的混淆是主要原因。商标主要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而商号是企业名称中的字号,用于表明不同于其他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的特征。由于商标和商号的某些相似性和消费者混淆,导致了权利冲

  • 商号权纠纷的主体限制

    商号权的主体限制及相关规定。商号权主体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个人不能成为商标权纠纷的主体。企业名称在使用时应保持一致,任何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企业名称的行为都将受到处理。商号注册需遵循强制登记、先申请先核准、分级核定与管理以及主体名称限制等原则。

  • 企业名称(商号)转让合同纠纷

    企业名称(商号)转让合同纠纷及企业名称(商号)使用合同纠纷的相关内容。这些纠纷涉及企业名称的转让和使用,属于合同纠纷,管辖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的原则规定。法律适用主要依据民法通则、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等。企业名称(商号)作为商业标识及知识产权,受到我国法

  • 商号的定义和作用
  • 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的法律分析
  • 商标类似如何确认侵犯商标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