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号”并非法定概念,其受保护的依据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第(三)项关于禁止“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的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第一款,对企业名称的保护扩展到“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企业名称中的字号”。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知识产权审判服务大局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0条,首次出现“商号”字样,这里的“商号”比“字号”的范畴稍宽,除了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外,还包括企业或者企业名称的简称;知名度要求稍高,由相关公众“知悉”到“熟知”。在司法实践中字号、商号经常混用,并不严格区分;但笔者在本文中使用“商号”,一则方便与“老字号”区分,二则“商号”与企业名称在产生机制、保护范围等方面的区别更加明显,“商号”实际上属于商业标识的一种,在区分商品和服务来源的功能上,更容易与商标产生权利冲突。
老字号,根据其认定机构的不同,有“中华老字号”和各地地方老字号(比如“北京老字号”“浙江老字号”)之分。“中华老字号”是由商务部根据其发布的《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 (试行) 》审核、认定的,各地地方老字号则是各省、直辖市商务主管部门根据其制定的有关办法评定,比如浙江省商务厅根据《浙江老字号认定办法》、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根据《山东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在各自省域范围内进行老字号的评选、认定。根据前述规范、办法,老字号被定义为: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这里的“品牌”,应宽泛地理解为商业标识,其体现的权利既可以是老字号的注册商标,也可以是老字号店面特有的装潢、老字号商品的包装,商品的特有名称,甚至还可能是以老字号为基础注册的网络域名。
商号和商标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商号和商标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对建立消费信赖至关重要。商号具有专有使用权,受到法律保护,而商标则代表商品信誉。两者关系密切,经常同时出现在同一商品上,但在作用和性质上有所区别。商号和商标分别按照不同法规注册和
行业商务互联网特许合同的细节和规定。甲方作为正式授权机构,与符合加盟资格的乙方签订此合同。合同包括释义、区域服务权授予、加盟区域和使用方法、商标及商号名称的使用承诺、应用费、指导和帮助以及双方职责等多个方面。双方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和承诺,履行合同中的义
商标与商号的区别及法律规定。商标用于商品上,与特定商品相关;商号则是企业经营的标志,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两者的注册原则、程序、效力范围及时限不同。在发达国家,将商号的一部分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的做法逐渐普及,可获双重保护,值得中国企业借鉴。
商号与商标在管理机构、保护力度及纠纷处理优先权等方面的区别。商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受地域限制较大;而商标注册由国家商标局负责,保护范围覆盖全国且法律适用高于商号保护。因此,许多企业会同时注册商号和商标以获得更全面的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