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01年4月,我院已受理涉及网络方面的知识产权案件46件。其中1998年受理1件,1999年受理7件,2000年受理16件,今年截止到4月底已受理22件。从这些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类型看,其中著作权案件33件,占71.7%;商标权案件9件,占19.6%;不正当竞争案件4件,占8.7%.
我院受理的涉及网络知识产权案件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受理案件数量迅速增加。几年来,我院受理涉及网络方面的知识产权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据市高级人民法院今年四月份的统计,几年来,我市各级法院共受理涉及网络的知识产权案件(包括域名纠纷)120件,而我院受理的案件即为46件,占到全市法院受理的涉及网络知识产权案件总数的38%。
2、所受理的案件涉及问题类型多。从案件类型看,我院受理的涉及网络知识产权案件涉及到著作权、商标权、反不正当竞争等法律关系。从引发纠纷的行为方式和内容看,其中又包括了域名注册问题、将音乐作品和文字作品数字化后上载引发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网上链接引起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网站经营者之间的竞争问题等。
3、处理纠纷时遇到的法律问题多。由于现有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是在互联网广泛发展前制定的,在处理涉及网络知识产权案件时应如何适用法律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处理涉及网络知识产权案件时往往要涉及到权利主体的权利在网络环境下的体现形式及如何保护问题、确定网站经营者(包括网络设备服务提供者和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的权利义务界限问题、审理案件中的证据形式和认定标准问题等。
软件著作权侵权与共同侵权的关系。软件著作权侵权包括明知和应知两种情况,共同侵权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的复合性、意思关联或行为关联以及加害行为与结果的不可分割性。软件著作权侵权人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可能承担连带责任,但可根据具体情况承担相应责任。为了减轻侵权人
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要求和发明专利的不同之处。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品,创造性要求较低但实用性要求较高。发明专利则包括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要求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必须是新的技术方案,不能是已公开使用或已知的发明。
网络侵权的类型,主要包括侵害人格权、侵害财产利益和侵害知识产权三个方面。网络用户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如盗用姓名、肖像、发表攻击性文章、非法侵入电脑等,都属于侵害人格权。同时,通过网络侵犯财产利益,如窃取网络虚拟财产等也常见。此外,侵犯他人著作权
微信发网络图片是否侵权的问题,并详细阐述了网络图片侵权的不同形式。包括网页网站侵权、网络上载和下载侵权、网络转载侵权以及P2P下载侵权等。文章指出,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使用或传播他人作品构成侵权,并侵犯了权利人的著作权和数字化权等。同时,文章还提到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