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征地拆迁补偿不服的情况,一般先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在其他法律途径无法维权的情况下,才走信访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在收到信访事项后,应当进行登记,并根据情况在15日内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一)对于属于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将其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对于已经或者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事项,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信访人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二)对于根据法定职责应当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工作部门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应当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对于情况重大、紧急的事项,应当及时提出建议,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三)对于涉及下级行政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的信访事项,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直接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并抄送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定期向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通报转送情况,下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向上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报告转送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
(四)对于转送信访事项中的重要情况需要反馈办理结果的,可以直接交由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办理,并要求其在指定办理期限内反馈结果,提交办结报告。
根据前款第(二)项至第(四)项的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并按要求通报信访工作机构。
1、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分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纠纷和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两个四级案由。前述8种类型的矛盾纠纷中的前7种即确定为此类案由。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为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对其承包的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荒地以及其他用于农业的土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1)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纠纷是指就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成立及其归属和内容发生的纠纷。
(2)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是指承包经营的土地被国家依法定程序征收后,国家按照法律规定给予失地者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并由此而发生的纠纷。
2、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分为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合同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合同纠纷三个四级案由。前述8种类型的矛盾纠纷中的第8种即确定为此类案由。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是指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家庭承包或者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丘等农村土地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等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的合同。
(1)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合同是指承包人将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给其他人承包而签订的合同。
(2)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是指农村土地承包人依法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他人经营而签订的合同。
(3)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合同是指农村土地承包人将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他人互换而签订的合同。
超市店面租期未满时面临拆迁的索赔问题。当租赁合同未到期且拆迁导致停产或停业时,拆迁方应补偿承租人损失。补偿方式包括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结合两种方式。产权调换保护被拆迁人产权,但可能影响拆迁方余房率;作价补偿是拆迁方乐于采用的形式,但初期需投入较大资
房屋征收中的不同拆迁补偿方案,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货币补偿依据市场评估价、商品房交易均价和重置价三种法定评估依据。产权置换分为价值标准产权置换和面积标准产权置换两种形式,包括异地安置和回迁安置。结合型补偿则结合了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市
商业用房改建后的拆迁补偿问题。目前各地补偿标准不统一,有的地方以房屋权属登记为准,有的地方以房屋的实际用途为准。在拆迁过程中,政府需进行风险评估,征求公众意见,并经过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后,确保征收补偿费用足额到位,然后依法公告并委托实施单位进场开展工作
拆迁补偿方案是否需要公告的问题。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拆迁及其补偿信息应公开,以保障被拆迁人的知情权。补偿方式包括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其中货币补偿通过专业评估机构估价确定补偿金额,而产权置换则是通过实物置换获得新的房屋产权。公开透明的补偿方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