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未经批准征收、使用土地的单位或个人,非法批准占用土地、超越批准权限非法占用土地、未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批准用地、违反法律程序批准占用、征收土地的行为,其批准文件无效。对于非法批准征收、使用土地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法律规定应予以处分;若构成犯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应当被收回,若相关当事人拒不归还,应视为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
对于非法批准征收、使用土地所造成的损失,依法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1、对于处以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行为,应返还相应的财产。
2、对于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行为,应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若因此导致财产损坏或灭失,应按照以下第三种或第四种方式处理:
3、对于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若能够恢复原状,则应恢复原状;若无法恢复原状,则应根据损害程度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4、对于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应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5、对于已经拍卖的财产,应支付拍卖所得的价款。
6、对于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行为,应赔偿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7、对于侵害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应按照直接损失给予相应的赔偿。
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到侵犯时,根据《侵权责任法》可以主张人身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包括因治疗和康复产生的费用、工作收入减少、残疾生活辅助具费、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等。同时,财产损失赔偿范围也包括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设施修复或折价赔偿等。最新资讯
本文探讨我国法律规定下的国家赔偿制度。当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要求国家赔偿。国家赔偿的条件包括侵权行为、责任追究、损失证明和法定赔偿标准。赔偿程序包括提出申请、调查核实、裁决决定和履行赔偿。实际操作中存在赔偿标准、金额等争议,受害人可通过诉讼等方
财产损害免责约定的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财产损害免责约定必须符合法律要求,否则无效。同时,财产损害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设施损失、修复和折价赔偿等,牲畜受伤或死亡的情况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赔偿。最
侵权行为造成的营业损失如何赔偿的问题。包括实际损失赔偿、正常经营利益计算损失赔偿以及双方协商确定赔偿金额的方式。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并详细阐述了侵权民事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与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