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是一项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重大利益的行政行为,为了保障被征地拆迁人的参与权,听证程序在征地拆迁中具有必要性。
根据《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行政机关在举行听证会之前的七日内应当通知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听证的时间和地点,并在必要时进行公告。如果申请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听证会的主持人和听证事项与其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权申请其回避。同时,在听证会上,负责审查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审查意见的证据和理由,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证据进行质证和申辩。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征收土地公告办法》的规定,以下情况下拆迁户可以提起听证:
1. 旧城区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数被征收人认为征收补偿方案不符合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2.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存在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其他权利人的不同意见,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举行听证会。确需修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应当依法进行修改,并在报批时附具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其他权利人的意见及采纳情况。
3. 在拟定或修改基准地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拟定或修改征地补偿标准、拟定拟征地项目的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拟定非农业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方案等事项,以及在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或出现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时,如果这些事项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重大利益,相关部门应根据需要组织听证。
鱼塘征收补偿问题的法律解析。根据《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征收土地时应按原用途给予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对于鱼塘承包协议问题,因国家征地导致承包关系终止,应按照约定或协商处理。具体案例涉及泗洪县一鱼塘征收赔偿问题
农村征地中的征收权问题,指出只有国家拥有对土地进行征收的权利,村委会并无此权利。同时,文章还阐述了被拆迁人与被安置人的概念及区别,被拆迁人资格的认定关键在于是否在拆迁公告发布前合法取得房屋所有权。
征地拆迁过程中的相关程序和要求。在征地依法报批前,需告知被征地农民相关事宜,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等。必须经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确认调查结果,必要时需组织听证。征地拆迁合同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撤销,如受欺诈、胁迫或不公平等情形。最终处理方式
农村拆迁纠纷中村民不同意的处理方法。被征地农民有权发表意见并举行听证会,如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由县级以上政府协调或政府裁决。农村房屋拆迁中,被拆迁人可提起行政诉讼或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文章还介绍了政府征地拆迁的程序及相关法律依据,并提醒委托律师时需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