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征收 > 征地补偿 > 农村征地补偿,给集体还是给农户

农村征地补偿,给集体还是给农户

时间:2024-01-07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54940
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征收时,要对被征收人给予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项目是比较多的,不同的项目分配给谁是不一样的,分配征地补偿费用要依法进行,那么农村征地补偿是给农村集体还是给农户?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农村征地补偿问题:集体经济组织还是农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征地补偿款应当归农村经济集体所有,具体分配由全体村民决定。而安置补助费则直接给予村民,而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则归所有人所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土地补偿费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而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补偿费则属于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如果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安置补助费应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由其进行管理和使用。如果由其他单位进行安置,安置补助费则支付给安置单位。如果不需要统一安置,安置补助费可以直接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在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其保险费用。

市、县和乡(镇)人民政府有责任加强对安置补助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征收土地的报批程序

第一步:发布征地通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应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范围内发布征地通告,告知被征土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征地范围、面积、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安置途径以及征地用途等。通告发布后,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者抢建的建筑物将不列入补偿范围。

第二步:征询村民意见

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会同所在的乡镇政府,就征地通告的内容征询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对于有不同意见的情况,应记录在案,并根据村委会或村民提出的意见分别处理并协调解决。对于补偿标准、安置途径、补偿方式存在异议的情况,应告知被征地相对人有权提出听证申请,并依法组织听证。国土资源局应将村民对征收土地的意见和听证的材料作为报批的必备材料归档上报。

第三步: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

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会同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进行实地调查,确定被征土地的四至边界、土地用途、土地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的种类、数量、规格等。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和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共同确认无误后,现场填制调查表一式三份,并签字确认。国土资源局应将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签字的材料作为报批的必备材料归档上报。

第四步:拟订“一书四方案”组卷上报审批

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根据征询、听证、调查、登记情况,按照审批机关对报批材料的要求拟订“一书四方案”,即:“建设用地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应土地方案。”并将这些材料组卷上报有批准权的机关进行审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

    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按四类、五类、六类区片区范围分别给出了详细的补偿标准,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养殖水面和未利用地的补偿费用。同时明确了补偿标准仅包含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用另按地方政府规定执行。该标准旨在保护被征收农民的

  • 出嫁女、大学生、现役军人是否有权获得土地征收补偿款?

    出嫁女、大学生、现役军人等是否享有土地征收补偿款的权利问题。依据我国法律规定,这些人若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则可主张征地补偿款。补偿款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但具体分配办法可能受地方性法

  •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批复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对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的批复,公布了韶关市武江区征地补偿的具体标准,包括五类区片和六类区片的补偿标准。补偿标准包括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并强调了补偿原则,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同时提醒被征收人注意补偿标准仅为土地补偿和安置

  • 如何维权当征收补偿不合理

    如何维权当征收补偿不合理的问题。当对国家的征用农村土地方案有异议时,应在法定期限内向相关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异议,并提供征地补偿和安置方案的异议。部门会审议这些异议,并安排听证会如果需要的话。如果方案确实需要修改,将根据相关法规和批准方案进行修改。

  • 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
  • 租赁土地被征用后土地使用权人能否获得补偿
  • 在征地拆迁中,补偿款被截留怎么办
土地征收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