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土地补偿费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而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补偿费则属于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如果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安置补助费应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由其进行管理和使用。如果由其他单位进行安置,安置补助费则支付给安置单位。如果不需要统一安置,安置补助费可以直接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在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其保险费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应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范围内发布征地通告,告知被征土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征地范围、面积、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安置途径以及征地用途等。通告发布后,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者抢建的建筑物将不列入补偿范围。
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会同所在的乡镇政府,就征地通告的内容征询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对于有不同意见的情况,应记录在案,并根据村委会或村民提出的意见分别处理并协调解决。对于补偿标准、安置途径、补偿方式存在异议的情况,应告知被征地相对人有权提出听证申请,并依法组织听证。国土资源局应将村民对征收土地的意见和听证的材料作为报批的必备材料归档上报。
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会同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进行实地调查,确定被征土地的四至边界、土地用途、土地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的种类、数量、规格等。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和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共同确认无误后,现场填制调查表一式三份,并签字确认。国土资源局应将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签字的材料作为报批的必备材料归档上报。
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根据征询、听证、调查、登记情况,按照审批机关对报批材料的要求拟订“一书四方案”,即:“建设用地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应土地方案。”并将这些材料组卷上报有批准权的机关进行审批。
征地补偿标准的构成及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具体标准和金额由市、县政府根据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来规定,包括确定土地被征用前平均年产值的方法,以及在必要时增加安置补助费以确保农民原有生活水平的补偿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的法律依据,征地鱼塘需要按照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倍至十倍进行补偿。平均每亩补偿金额为13.8万元,补偿包括鱼塘所占土地的补偿费、安置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和鱼塘附属设施配房的补偿费。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
农村征地果树的赔偿标准一般根据政府文件和当年果树市场估价来确定。对于当年的果树,按照苗木价计算,对于多年生的果树,按照直径、高度和宽度进行计算。不同地区对青苗的补偿标准有所不同。如果每亩果树数量超过规定的棵数,按照标准进行补偿;如果数量少于规定的棵数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征地对荒地应当进行补偿。荒地多为农村集体土地,征地应当给予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对于开垦荒地所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