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第十条,人民法院在审理股东请求查阅或复制公司特定文件材料的案件时,如果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判决书应明确查阅或复制公司特定文件材料的时间、地点和名录。
股东根据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查阅公司文件材料时,可以在股东在场的情况下,由会计师、律师等具备保密义务的中介机构执业人员进行辅助。这些中介机构执业人员必须依法或根据执业行为规范进行操作。
根据该规定第十一条,如果股东在行使知情权之后泄露了公司的商业秘密,导致公司的合法利益受损,公司有权要求该股东赔偿相关损失。人民法院应当支持公司的请求。
综上所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第十条和第十一条,如果辅助股东查阅公司文件材料的会计师、律师等泄露了公司的商业秘密,导致公司的合法利益受损,公司有权要求其赔偿相关损失。人民法院应当支持公司的请求。
一、股东的绝对知情权。作为投资人,股东对公司章程、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决议以及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享有绝对的知情权。公司应无条件地根据股东的要求提供相关文件,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同时,公司的控股股东也不能利用其控股优势对股东的知情权进行限制,否则将被视为违法行为。
二、股东的相对知情权。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对会计账簿的查阅权受到一定限制,属于相对知情权。股东行使查账权时需以书面形式提出,并说明查账目的。公司有可能以股东查账目的不正当为由拒绝股东的请求。此外,公司可能对股东查账后的信息获取形式予以限制,如只允许查阅而不允许摘抄和复制等。
股东知情权的内容、理论依据以及我国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股东知情权包括查阅权、质询权、公司检查人选任请求权和诉讼救济请求权等。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过于简单笼统,缺乏完整逻辑体系,存在对股东质询权不明确和外部检查人选任权缺失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管提供借款的法律效力问题。公司不得直接或通过子公司向这些人员提供借款,相关行为无效。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规所得应归公司所有。此外,不符合特定情形的人不得担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如犯罪被判处刑罚、破产清算公
股东出资不到位需要承担的责任。股东如未按规定缴纳全部出资,需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需补充缴足未到位的出资额并支付违约金,且在公司对外负债时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行政责任方面可能会面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若存在虚假申报
股东会决议对股东罚款的合法性及法律依据。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股东间没有管理或从属关系,股东大会原则上无法对股东进行处罚。股东完成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义务后,并不受股东大会决议的处罚。但是,如果公司章程有特别规定或授权,情况可能有所不同。股东会决议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