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利用固定资产,公司实行固定资产统一管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维修与保养,建立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范。根据集中领导、统一管理的原则,公司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确定了分工管理如下:
1. 资产管理部:作为固定资产的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明细账卡。
2. 机房网管:负责本机房桌椅、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耳机、机柜、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的维护与使用管理。
3. 微机中心:负责统一管理与购置微机设备。
4. 办公室:负责办公室电脑、桌椅和相关设备的维护和使用管理。
1. 主管部门的职责:
- 随时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
- 监督配合使用单位做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确保设备完好提高利用率,并定期组织设备的清点,保证账、卡、物三相符。
- 管理固定资产,分类、编号、建立档案并登记账卡,负责审批并办理验收、调拨、报废、封存、启用等事项。
- 根据使用部门的使用情况,组织编制设备大中修维修计划,按期编报设备更新计划。
- 严肃财经纪律,对违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擅自赠送、变卖、拆除固定资产的行为和破坏固定资产的现象,要严格追查责任,并视情节给予处罚。
2. 使用部门的职责:
- 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负责本单位的设备管理工作,应设置专职或兼职的设备管理员,各生产班组要设置工人设备管理员,每台设备要明确使用、保管、维护的责任者。
- 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的完好、清洁、润滑和安全使用。
- 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的领用、调出、报废必须经主管部门及总经理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动、报废,更不能自行外借和变卖。
- 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定期组织固定资产的盘点,做到账、卡、物三相符。
1. 购置固定资产:
- 各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必须提前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经总经理批准后,由相关部门负责购置。
- 购设备进厂后,由相关单位开箱检查、验收,设备安装完毕后填写“设备使用单”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根据“设备使用单”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并通知使用单位。
- 基本建设项目完工时,由基建部门办理“基建项目完工单”,报主部门。
2. 调拨转移:
- 未经公司主管领导和总经理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调拨、转移、借出和出售列入公司的固定资产。
- 公司内部设备的调拨与转移,必须通过主管部门办理资产转移手续。调出、调入单位的双方领导及经办人签字后,由财务部门办理转账手续,并通知相关的会计进行账、卡交接。
- 公司对外的设备调拨和转移一般实行有偿价调拨方式。设备主管部门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折余价值、新旧程度按质论价,原则上调出设备的价值不得低于设备的折余价值。对外处理设备必须由主管部门提出处理价值,报总经理签字方可处理,并办理有关财务手续。
- 未经主管部门同意,各使用部门无权办理设备转移及处理。一经发现,将追究部门及经办人的责任。
1. 固定资产报废处理:
- 公司的固定资产报废处理须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填写设备报废单,一式三份。财务部门将净损失上报总经理批复后,办理报废相关手续。
- 符合以下条件可申请报废:
1) 超过使用年限,主要结构陈旧,精度低劣,生产率低,耗能高,且不能改造利用。
2) 不能动迁的设备,因工房改造或工艺布置改变必须拆除。
3) 腐蚀严重无法修复或继续使用会发生危险的设备。
4) 绝缘老化,磁路失效,性能低劣且无修复价值的设备。
5) 因事故或其他自然灾害,使设备遭受损坏且无修复价值的设备。
- 经批准报废的固定资产不能继续在生产线上使用,主管部门与使用部门要及时作价处理。处理后的固定资产由主管部门和使用部门一起办理固定资产的注销手续。对外处理报废固定资产时,由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总经理批准,变价收入上交财务部。
2. 封存:
- 停用三个月以上的固定资产由使用部门封存、保管。
- 闲置设备和封存设备启封后,由使用部门填写启封单,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使用。
为了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各部门必须定期清查、盘点固定资产,以掌握固定资产的实有数量,查明有无丢失、毁损或未列入账的固定资产,保证账实相符。
固定资产每年至少清查一次。遇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进行全部或部分的临时清查:
1) 直接经管固定资产的人员调动工作。
2) 因机构、业务变动,办理财产交接。
3) 固定资产发生非常损失事故。
4) 单位负责人根据工作需要决定进行的临时抽查。
根据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和任务,成立由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使用部门、技术人员和实物保管人员参加的清查小组。清查小组的组长由主管固定资产的公司领导担任。
在固定资产清查之前,财务部门必须检查有关财产增减变动的凭证是否齐全。如有尚未入账的会计事项,应及时入账。财务部门还要主动与固定资产管理、仓库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核对各项固定资产的收付记录,确保清查前的账目相符。
经管固定资产的人员在清查之前,应将所经管的固定资产整理好,对尚未点验入库和应当调拨出库的固定资产,尽可能做好入库和出库手续,避免发生重点、漏点等差错。
固定资产清查应逐一点清实物,包括查明固定资产的实有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修、报废和转让等情况是否正常。发现没有入账的固定资产,应查明原因并及时入账。在清查中发现毁损情况,应查明毁损的程度、原因和责任,并在清查表内加以注明,并提出处理意见。
对租赁、代管的固定资产,都应进行清查,并分别填制清查表。
清查完成后,根据清查结果填制清查表单。清查表单经过审核无误后,由参与清查的人员和经管财产的人员共同签名盖章。
清查表单应由资产管理部门留存一份,送交财务部门一份。
财务部门根据清查表格与固定资产账簿记录进行核对。如发现盘存数与账存数不一致,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复查或由经管财产的人员做出书面报告。
对清查出的固定资产短缺和溢余,经查明核实后,由资产清查小组审核,并报公司领导集体审批。财务部门根据审查核实后的清查表和审批意见,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做账务的调整,使账簿记录与实际盘存的资料一致。
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者,可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固定资产保管人、使用人玩忽职守,违反有关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造成固定资产损失者,应予赔偿。赔偿数额根据损失大小和责任大小确定,同时追究其相关领导的责任。
造成重大固定资产安全事故的,依据国家安全法规和公司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私募基金公司的角色及职责,包括基金策划人、基金发起者、基金管理者和基金清算方的职责。私募基金经理的任职要求包括专业背景、工作经验、专业资格、法规和政策熟悉度、技能要求、团队合作和独立操作能力等。基金托管人在私募基金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资产安全保障、监
母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重组协议。协议中定义了母公司和股份公司的含义,以及重组、重组文件、财务报表、生效日期等术语。协议确定了重组内容的确定,包括资产负债划分、债权债务处理、资产划分、无形资产的处理等。重组已获得有关部门批准,自重组进行的资产评估基准日
税务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的互动关系,重点讨论了电力企业的税务筹划,包括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和负债要素的税务筹划方法。税务筹划的关键在于关注国家政策和利率的变化,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合理避税,降低资金成本。此外,还提到了火电企业的煤耗问题及其解决方式。
国有资产拍卖底价的确定程序。国有资产拍卖需依法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确定保留价。拍卖程序包括提出申请、登记、资产清理和报表编制、资产评估和确认、拍卖进行和收入管理等环节。委托人有权确定保留价,拍卖收入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收取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