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程序是指公司制企业根据适用法律、法规或规定,对企业一定期间实现的净利润进行分派必须经过的先后步骤。根据我国《公司法》等有关规定,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应按国家有关税法的规定作相应的调整,然后依法交纳所得税。交纳所得税后的净利润按下列顺序进行分
2025-01-21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利润也称净利润或净收益。从广义的收入、费用来讲,利润是收入和费用的差额。利润按其形成过程,分为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税前利润也称利润总额;税前利
2024-09-29
证实企业利润表中各种收入、费用交易在一定时期内确已发生,即对报表存在性认定的检查。证实企业收入和费用等要素均已按适当的方法进行计价,列入利润表的利润总额、净利润等金额是正确的,即对报表的估价与分摊认定的检查。证实企业是否按法定程序分配利润。在审查过程
2024-06-01
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比例为:绩效工资一般不会超过基本工资的40%。绩效工资=基础绩效+奖励绩效,基础绩效占绩效工资的70%,奖励绩效占30%。绩效工资与考核结果相关,根据企业净利润来制定整体员工工资总额,再根据工资总额确定基数。(三)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
2023-09-02
在公司的净利润中扣除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再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后即得可分配的利润总额。在可分配的利润中扣除按规定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后即是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违反上述利润分配顺序,在抵补亏损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之前向
2020-05-25
利润表是反映保险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及其形成情况的会计报表。它反映保险公司从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累计实现的全部收入与支出、利润(或亏损)总额以及净利润形成的情况。保险公司的利润表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利润表,有其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险公
2019-08-09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