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收购是指股权收购,即目标公司股东购买股份,以取得对目标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从而获得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并购是企业快速有效发展的重要方式,对于业绩较好的公司来说,通过并购可以快速扩大经营活动。在进行公司收购前,需要进行一些法律准备工作。
在公司收购的前期准备阶段,收购方和目标公司或其股东进行洽谈,初步了解情况,并达成收购意向,签订收购意向书。为了确保交易安全,收购方通常会组成专业小组,包括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等,对目标公司进行尽职调查。目标公司需要向收购方提供必要的资料,如资产、财务、债权债务、组织机构和劳动人事等信息。在前期准备阶段,建议双方签订独家谈判协议,约定并购意向、支付担保、商业秘密、披露义务和违约责任等事项,以保障双方利益。
尽职调查是公司收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尽职调查阶段,律师可以评估目标公司提供的材料,核实预备阶段获取的信息,为收购方的决策提供法律评估。尽职调查的范围包括对目标公司的资产、债权、债务、管理架构和职工情况的调查核实。具体内容包括目标公司的经营范围、设立及变更文件、公司章程、股东名册、董事会和股东会决议、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规章制度、与他人签订的收购合同以及是否存在限制转让的情况等。
不同类型的收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所不同。
1、收购部分股权:收购方应注意履行法定程序,排除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后方可收购。
2、收购控股权:收购方应充分了解目标公司的财产和债务情况。
3、收购特定资产:收购方应充分了解特定资产是否存在权利瑕疵。
4、签署协议及手续事项:收购双方及目标公司债权人代表组成小组,草拟并通过收购实施预案。债权人与被收购方达成债务重组协议,约定收购后的债务偿还事宜。收购双方正式谈判,协商签订收购合同。
企业并购涉及到法律、政策、环境、社会背景和公司文化等多个因素,因此存在多种风险。主要风险包括报表风险、评估风险、合同风险、资产风险、负债风险、财务风险、诉讼风险、客户风险、雇员风险、保密风险、经营风险和整合风险等。在并购过程中,需要注意并评估这些风险,以减少潜在的法律风险。
私下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法律效力。这取决于公司章程的规定,若允许则有效,若禁止则无效。在公司法规定下,股东间可相互转让股权,股东向非股东转让股权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的股东应购买该转让的股权,否则视为同意转让。
企业并购的法律程序及阶段。文章分为五个阶段,包括前期准备、目标企业调研、并购方案调整、谈判及签约以及并购实施。在前期准备阶段,企业需要制定并购方案并确定目标企业。在目标企业调研阶段,需要全面了解目标企业的各方面情况并形成尽职调查报告。并购方案需要根据
实收资本的定义、构成及其变更流程。实收资本是企业章程、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企业实收资本变更需提交一系列材料,包括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股东出资信息等。适用于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设立的
公司注册资本、资产和负债、财务会计制度以及税务方面的风险问题。对于收购方来说,在收购公司时需要关注注册资本是否虚假出资、资本抽逃等问题,了解公司资产构成、股权配置以及不良资产状况。同时,需要考察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和税务问题,以避免潜在风险。律师团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