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规定,在合伙企业进行清算之前,合伙人无权要求分割合伙企业的财产,除非本法另有规定。因此,分割合伙财产的前提条件通常是进行清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合伙企业进行清算之前,合伙人无权要求分割合伙企业的财产,除非本法另有规定。如果合伙人在合伙企业清算前私自转移或处分合伙企业财产,合伙企业无权以此对抗善意第三人。
如果合伙企业解散的原因发生后十五日内未确定清算人,合伙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清算人。
在清算期间,清算人执行以下事务:
清算人在确定后十日内,应通知债权人合伙企业解散的事项,并在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应在接到通知书后三十日内申报债权,未收到通知书的债权人应在公告后四十五日内申报债权。债权人在申报债权时,应说明与债权有关的事项,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清算人应对债权进行登记。
在清算期间,合伙企业可以继续存在,但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
在支付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以及缴纳所欠税款和清偿债务后,合伙企业的剩余财产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进行分配。
清算结束后,清算人应编制清算报告,并在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后,十五日内向企业登记机关提交清算报告,并申请办理合伙企业的注销登记。
普通合伙人的行为能力和责任。普通合伙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对于有限合伙人,尽管有人认为欠缺民事行为能力人成为有限合伙人有利于其财产保值增值,但另一些人认为这会导致其难以理性判断和监督合伙事务,因此不建议欠缺民事行为能力人成为有
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中合伙人对债务的承担方式。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以合伙企业财产承担债务为前提;有限合伙人责任限于其认缴的出资额;特殊普通合伙中,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合伙人应承担无限责任或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责任限于财产份额。这些规定
财产分割后原合伙合同是否解除的问题。依据合伙企业法和合同法的规定,财产分割只能在合伙企业注销前进行,合伙企业解散后原合伙合同解除。合伙企业解散程序包括解散事由、清算人的确定、清算事务、合伙企业财产清偿顺序、解散后原合伙人的责任及清算报告。
合伙财产的共有形态,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支持将合伙财产视为共同共有的观点,认为这符合合伙的本质和目的,有利于增强合伙的团体性并减少个人色彩。按份共有的形式不适合合伙企业,因为它可能导致合伙人任意转让其在合伙中的份额,破坏互信关系并导致企业解散。合伙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