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长治市的规定,各县区可以制定具体的上限标准,以及对彩礼、随礼、殡期、宴席等具体礼俗的规范。其中,参考上限为彩礼金额不超过5万元;婚丧随礼,亲属不超过200元,其他人不超过100元;丧事殡期一般不超过3天。
为了革除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炫富攀比、铺张浪费、随礼泛滥等不良风气,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长治市提出了以下意见:
一、推行婚事新办。倡导零彩礼和不要车、不要房、自己家业自己创的新型婚恋观。提倡彩礼变献礼,可以为老人购买养老保险或与银行签订协议为老人缴纳养老储蓄、健康储蓄。订婚、相家不操办。结婚迎亲反对雇用豪华车队,提倡使用绿色迎亲方式,如大巴车、中巴车、自行车等。反对恶意闹房、恶搞伴娘等行为。倡导集体婚礼、公益婚礼等婚礼形式。
二、推行丧事简办。反对殡期冗长,反对雇人哭丧、低俗表演、燃放鞭炮等行为。倡导由村里主办追思会代替传统丧礼模式,由村红白理事会主持,村干部介绍逝者生平。
三、推行余事不办。除婚丧事宜外,满月圆锁、庆生祝寿、升学入伍、建房乔迁、商铺开业、百日周年等事宜,反对请客操办,如需操办仅限于家庭成员或直系亲属范围,并反对收受礼金。
为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长治市提出了以下意见:
一、完善基础设施。要在2021年底前完成殡仪馆建设任务,并逐步建设城乡公益性墓地,鼓励以村为单位或多村联建公益性公墓、公益性骨灰堂。
二、推行火葬。公民死亡后一律火葬,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和退休人员死亡后一律火葬。鼓励非火葬区公民遗体火葬,各县区可制定火葬奖励政策。倡导逝者器官捐赠、遗体捐赠,并予以奖励。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三、实施惠民殡葬。免除居民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费用,提高火化率。公益性公墓每座墓穴价格不超过2万元。在公益性公墓内实行生态葬的免费。公益性骨灰堂对本辖区居民实行免费骨灰寄存。
四、严格管理土葬。实行土葬的,应选择荒山瘠地集中安葬,严禁在耕地、林地、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水库及河流堤坝附近、水源保护区、铁路公路主干线两侧建墓立碑,严禁建大墓、建豪华墓,严禁火化后骨灰装棺再葬。县区政府可制定对生态节地绿色安葬的奖补政策,对违反禁止性规定的行为予以处罚。
为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长治市提出了以下意见:
一、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村党组织要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要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支村“两委”干部和党员要做到群众要求的先行者。县区、乡镇党委要加强对支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的监督检查,发现违反移风易俗规定的予以问责。
二、健全“一约四会”。各行政村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健全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组织,特别要建立起红白理事会,开展婚丧服务。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评选“零彩礼光荣户”“低彩礼模范户”等,由乡镇、村予以表彰奖励。
三、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加大农村普法工作力度,深化“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指导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自治组织章程,开展法制宣传,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红白事操办过程的监督检查,打击涉黄、涉赌、涉毒行为。
四、全面开展星级文明户创评和文明村镇创建。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文明户、文明村镇评选,将移风易俗情况作为评选的重要条件,建立奖惩机制,打造一批示范村镇。发挥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播文明理念。
为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长治市要求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文明办、文化部门、民政部门、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守规矩、作表率,在移风易俗中发挥示范作用。各单位要将移风易俗情况作为考核和评价的重要依据。
彩礼的法律性质及返还条件。文章指出彩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返还,并列举了彩礼的目的性、给付的钱财属于彩礼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返还条件。文章还区分了婚前附条件的赠与和婚前不附条件的赠与,并强调了彩礼纠纷处理需考虑当地风俗习惯和实际情况。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关于彩礼返还的条件。包括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以及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等情形。解决彩礼纠纷时,应注意是否缔结婚姻关系、离婚为前提考虑返还请求、确保当地存在婚前给付彩礼的习俗、区分彩礼
女方的彩礼是否属于婚前财产的问题。彩礼通常属于婚前财产,是男方为结婚目的给予女方的财物,归女方所有,但双方如有约定则按约定处理。另外,彩礼的归属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有所不同,需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彩礼用于婚后生活是否吃亏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关键在于
离婚时哪些情况下彩礼不需要返还的问题。具体包括彩礼已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男女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并共同生活、以及给付彩礼未导致生活困难等情形。同时,文章还提到了相关的法律依据和诉讼时效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