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受益人
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如果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未指定受益人,则他的法定继承人即为受益人。
购买保险时,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可以是同一个人,也可以是不同的3个人。一般来说,人身险的受益人关系到事故发生后由谁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赔偿,因此,越是高额的保险,就越容易引发理赔纠纷。
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确定的方式是怎么样的
一、受益人不止一个。如果受益人有多个,保险金的比例分配问题就得适当考虑。按照相关规定,如果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指定多名受益人,则最好说明每位受益人的受益比例。如果没有特意说明,那么根据新《保险法》规定,这多名受益人就按照相等份额享有受益权。
二、保单上未填写受益人。被保险人死亡,且没有指定保险金受益人,那么保险金将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进行顺序继承。按《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序列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三、受益人和被保险人同时死亡。在新《保险法》中,对受益人和被保险人同时死亡的情况做了规定:“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不能确定死亡先后顺序的,推定受益人死亡在先。”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没有其它受益人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按遗产继承法来继承。
保险合同变更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可进行必要的变更,分为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和保险合同其他记载事项的变更。变更保险合同应当采用法定形式,经过法律程序实施,可采用批注或附贴批单、书面协议等方式进行。
保险合同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包括保险合同的双务性质、射幸性质、标准附合性质和要式性质等法律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设立、变更或终止保险法律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经济交换和法律关系的双重属性。文章还对保险合同的形式和订立方式进行了介绍。
保险公司的定义、分类及其相关法规。保险公司是为公众提供风险保障的经济组织,分为人寿和财产两类。保险公司需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并遵守股权持有限制。保险条款和费率需报备并遵守规定,中国保监会有权颁布范本和规范业务行为。保险公司对同一险种应执行
如果是单方事故,车辆保着车损险且有不计免赔险,按照车辆的实际价值赔偿,如果是双方事故按照责任比例赔偿。保险公司定损为报废可以算报废,就算定损是报废,保险公司的赔偿也不可能超过10万。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给付保险金。即人身保险是以给付的方式支付保险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