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关系的本质是男女双方感情的一种结合,婚姻关系的存续与否是需要以有无夫妻感情来判断的,婚姻关系的当事人有无过错并不是准予离婚或者不准离婚的法定事由,对此,《婚姻法解释(一)》第22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符合《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应准予离婚'情形的,不应当因当事人有过错而判决不准离婚。"所以当事人离婚的时候,一定要围绕夫妻感情是否破裂来进行举证质证。
具体来说,当事人离婚的时候,以下几方面的证据可以证明夫妻双方的感情是否真正破裂:
(1)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他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证据;
(2)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证据;
(3)配偶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的证据或者配偶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证据。
除了上述方面之外,当事人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进行举证证明:
一方欺骗对方,或者在结婚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证据;
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未同居生活,无和好可能的证据;
包办、买卖婚姻、婚后一方随即提出离婚的证据或者虽共同生活多年,但确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证据;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又分居满1年,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证据;
一方与他人通奸、非法同居,确无和好可能的证据;
一方好逸恶劳、有赌博等恶习,不履行家庭义务、屡教不改,夫妻难以共同生活的证据;
一方被依法判处长期徒刑,或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证据等。
在不允许离婚的情况中,我国法律还对普通人在普通时期的离婚要求,也做了限制,因为判决离婚的主要考量因素是夫妻感情是否破裂,可是两个人从相识、相知、相恋再到生儿育女,非常不容易,那些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通过时间和感情的积累垫定下来的,怎么可能轻易地结束,所以如果夫妻感情还能修复,还存在和好可能,法院一般是不会判决离婚的。
《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婚内财产转移对离婚的影响(《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婚姻法失效背景下离婚中财产转移的影响,并介绍了起诉离婚的条件和证据要求以及调解和无效情形。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处理一方擅自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措施、离婚诉讼中的财产保全以及民法典对离婚的影响和判决不准离婚后的再次离婚诉讼情况。
夫妻一方外出打工时离婚案件的管辖地问题,通常由被告地人民法院管辖。同时,文章还分析了离婚案件缺席判决存在的弊端,包括感情是否破裂认定难、离婚目的识别难、子女抚养问题处理难和财产状况查明难等方面。由于被告缺席,法院难以全面了解和判断离婚案件的实际情况,
女方出轨而男方有证据的情况下是否会受到法律制裁的问题。根据《婚姻法》规定,女方出轨不构成犯罪行为,但男方可以提供证据向法院起诉离婚并请求离婚损害赔偿。文章还介绍了出轨离婚所需的证据,包括照片、录音、录像、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书面材料和邻居朋友的证言等
《民法典》生效后的离婚相关法律规定,明确了分居时间并不能自动解除婚姻关系,只有经过离婚登记、法院判决或调解才能解除。同时指出,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是法院认定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之一。此外,《民法典》还规定了经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