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如果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作出放弃继承权的表示,那么该行为是有效的。如果继承人没有作出放弃继承权的表示,视为接受继承。
另外,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如果到期没有表示,那么视为放弃受遗赠。
1. 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无论是既遂还是未遂,都应当剥夺其继承权。
2. 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继承人杀害其他继承人包括法定继承人杀害遗嘱继承人,以及遗嘱继承人杀害法定继承人;还包括第一顺序继承人杀害第二顺序继承人,以及第二顺序继承人杀害第一顺序继承人。
根据司法解释,如果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并且被继承人以遗嘱方式将遗产指定由该继承人继承,那么可以确认该遗嘱无效。
3. 遗弃被继承人或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1) 遗弃被继承人指的是对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被继承人有扶养义务但拒不履行扶养义务。对于遗弃被继承人的情况,不论情节是否严重,都应当剥夺其继承权。但如果继承人确有悔改表示并且被遗弃人在生前表示宽恕,可以不确认其丧失继承权。
(2) 虐待被继承人是指在被继承人生前对其进行身体或精神上的摧残或折磨。虐待被继承人的情节是否严重,可以根据实施虐待行为的时间、手段、后果和社会影响来确定。如果虐待被继承人的情节严重,那么继承人将丧失继承权。但如果继承人确有悔改表现并且被虐待人在生前表示宽恕,可以不确认其丧失继承权。
4. 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1) 伪造遗嘱是指以被继承人的名义制造假遗嘱。
(2) 篡改遗嘱是指改变被继承人所立的遗嘱内容。
(3) 销毁遗嘱是指被继承人所立的遗嘱被毁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我国法律中对于民事诉讼时效及诉讼期限的相关规定。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分为一般情况和特别情况,并明确了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民事诉讼法则规定了审理期限和上诉程序的具体时间限制,包括普通程序案件、简易程序案件以及对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的审理期限,以及上
离婚案件的判决书与离婚证的关系,以及离婚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法律后果。当法院判决离婚并出具离婚判决书时,相当于发出离婚证。文章还列举了准予离婚的情形,并阐述了离婚对当事人身份和财产的影响。在财产分割方面,夫妻共同努力购买的房屋应认定为共同财产,但父母为子
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诉讼期限及相关规定。当事人可在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提起诉讼。若拆迁人已提供补偿或安置,即使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并提起诉讼,拆迁执行也不会停止。这些内容明确了当事人权益保障及拆迁执行的法律依据。
诉讼离婚房屋交易的法律效力问题。在离婚案件中,法院以夫妻感情是否破裂作为判决离婚的标准,并从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夫妻关系的现状和有无和好的可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了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和时效,涉及债务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