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或者植物人属于无法表达真实意思的人,根据法律规定,他们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然而,仅仅依据法律条文来处理他们的权益问题,可能导致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配偶侵犯时无法得到保护。因为只要配偶不提出离婚,植物人就永远无法解除婚姻关系。
为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益,应当允许由除配偶外的其他监护人代为提起离婚诉讼。这样,即使植物人本人无法表达真实意思,他的合法权益仍然可以得到维护。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准予或不准离婚的判决应当以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为区分的界限。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了一方有生理缺陷及其他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等14种情形,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植物人离婚应当被准予。当夫妻一方成为植物人时,已经丧失了行为能力和思想感情,无法履行夫妻义务。因此,根据法律规定,植物人离婚应当被准予。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离婚案件中,离婚或不离婚的意见只能由当事人自己向法院表达,诉讼代理人不能代为表达,即使当事人对诉讼代理人有特别授权也不行。
夫妻感情破裂是我国准予离婚的原则,但这并不能代表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感受,而只是一种推定。因此,在当事人无法理解行为作出判断的情况下,应当允许法定代理人根据当事人的客观表现对其感情情况作出判断。为了维护这类特殊人群的权益,应当赋予法定代理人表达是否离婚的意见的权利。代理人可以代替当事人表达意见,与另一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参与调解,甚至达成调解协议。
一方婚前隐瞒精神病,婚后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法院是否会判离婚的问题。案例中的陈某因妻子林某婚前隐瞒精神分裂症病史,婚后治疗效果不佳,咨询律师后可能面临离婚判决。律师强调婚前体检的重要性,并指出坦诚是婚姻幸福的基础。
怀孕期间是否可以离婚的问题。在我国《婚姻法》规定中,女方怀孕期间,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女方提出离婚或孩子非男方的情况不受此限。如因女方与他人通奸导致怀孕,男方有权利提出离婚。怀孕期间的离婚程序包括申请协议离婚、审查、登记和撤销等步骤,男女双方需协商并
离婚案件中原告撤诉或按撤诉处理后的再次起诉问题。六个月内若无新情况、新理由,法院将不予受理。文章以张男和李女的案例为例,说明离婚案件中的撤诉和重新起诉规则,并提出双方协商、寻找新证据和情况以及在六个月后重新起诉的解决方法。
离婚调解在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中的作用。离婚调解是诉讼的必经程序,目的是说服教育工作,宣传法律、政策和伦理道德,促进当事人互谅互让。调解过程中要坚持自愿和合法原则,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判决。调解有利于妥善处理离婚案件,减少纠纷恶化和法院执行工作。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