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合法的夫妻身份是指男女双方经过结婚登记并取得结婚证。此外,根据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公布实施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也包括男女双方在该条例实施之前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事实婚姻。因此,未经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非法同居的或不符合上述事实婚姻条件的男女,对于因分手引起的人身和财产纠纷,不适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提出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的前提是已经进入离婚诉讼程序。因此,对于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法院不支持当事人基于《婚姻法》第46条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未起诉离婚而单独依据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通常情况下,离婚的发生涉及复杂的主、客观原因,并且夫妻双方往往都有主、次不等的责任。然而,只有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这四种法律规定的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情况下,过错方才成为承担损害赔偿的主体。无过错方不能向与过错方重婚或同居的“第三人”提出损害赔偿请求。而通奸等婚外性行为则被排除在外。在此,所称的“无过错”仅限于上述四种过错,其他过错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在所难免,因此对于“无过错”不能进行扩大理解。
婚外情证据的效力问题。有效的婚外情证据必须具备真实性和合法性,如真实的照片、捉奸在床的证据等。间接证据如电话记录、短信内容等也可以作为证据。当事人应注意合法取证,比如在自己家中拍摄的照片较容易被法院采信。同时,无过错方在取证时应量力而行,并避免侵犯他
离婚赔偿的相关问题,指出离婚赔偿与结婚时间长短无关,关键在于对方是否有过错。离婚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的违法性、有损害事实的存在、有因果关系的存在以及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只有在对方存在重大过错导致婚姻关系破裂,并给无过错方带来财产或精神上的损失时,才
离婚后是否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特别是关于《民法典》取代《婚姻法》后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新的法律,如果离婚时未明确表示放弃赔偿请求并且在一年内提出,则可以提起诉讼。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对方的暴力行为导致离婚并存在重大过错。同时,《民法典》规定无过
朱某某和田某某的事实婚姻关系及离婚诉讼案件。朱某某和田某某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经历婚姻纠纷后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田某某提供了证据证明朱某某与小学同学童某有不正当关系。法院认定双方婚姻关系属于事实婚姻,并判决准予离婚,同时支持田某某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