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子女,另一方应承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应由双方协商一致。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抚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做出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人民法院有权依法强制执行。同时,个人和单位也应当承担协助执行的责任。
在决定孩子抚养权归属时,法院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
根据《婚姻法》及相关规定,2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归女方抚养。如果孩子处于幼儿期,同等条件下,法院更有可能判决归女方抚养。
如果孩子是女孩且接近十岁,因为女方在指导孩子青春期方面更有经验,同等条件下,法院更有可能判决归女方抚养。
如果一方的收入较高,可能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抚养条件,在同等条件下,法院有可能判决孩子归收入较高的一方抚养。
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或者孩子一直居住在某个特定的房屋中,周围的学校等也在该房屋附近,这些都是法院考虑孩子抚养权归属的因素。
离婚女方不支付抚养费的情况下是否还拥有探望权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女方应当享有探望权,但考虑到抚养费支付问题,直接抚养人有理由拒绝其探望。然而,拒绝不利于子女成长,应通过协商或诉讼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来解决矛盾。
月收入一万的抚养费计算方法。未获得子女抚养权的一方需支付抚养费,通常为月收入的20%至30%,同时考虑子女的实际花费。支付方式可协商,可一次性支付或按月支付。如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可通过法院诉讼解决,法院将根据双方经济能力和子女实际花费做出判决。
通常来讲,夫妻离婚时,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权向另一方主张子女抚养费。在庭审中,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拒不支付抚养费的一方,通常会辩称“双方未离婚,且有夫妻共同财产可以支出,其不应再另外支付子女抚养费”。这种说法显然缺乏法律依据,离婚并非主张子女抚养费的前置
通常来讲,夫妻离婚时,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权向另一方主张子女抚养费。在庭审中,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拒不支付抚养费的一方,通常会辩称“双方未离婚,且有夫妻共同财产可以支出,其不应再另外支付子女抚养费”。这种说法显然缺乏法律依据,离婚并非主张子女抚养费的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