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夫妻离婚后应在一年内完成财产分割。如果一方不履行财产分割协议书,另一方有权请求强制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对于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情况,人民法院有权依法进行强制执行。相关个人和单位应承担协助执行的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九条的规定,如果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对财产分割协议反悔,请求变更或撤销协议,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在审理过程中,如果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法院应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在离婚财产分割中涉及银行存款问题时,需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法院判决应分割的是现有的银行存款余额;二是在诉讼过程中或起诉前对方转移的存款应作为赔偿之诉。因此,在调取对方的银行存款情况时,需调查存款余额以及一定期限内的存取款明细。
一般来说,股票账户内的资金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股票的当前市场价值;二是股票资金账户内的余额。在实践中,常出现争议的是股票的市场价值可能存在波动,既可能增值,也可能贬损。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当事人需要协商确定以何种价格标准进行分割。如果协商不成,法院会选择一个时间点(一定期限内的平均值)来确定股票的价格,并判决持有股票的一方支付一半的对价给另一方。
房产情况是目前离婚争议中最主要的财产分割内容。虽然大多数配偶都知道在婚姻存续期间购买了多少套住房,但仍有一些粗心的配偶可能只知道小区名称,而不知道具体的楼栋单元和门牌号。这使得调查变得更加复杂。
随着经济的发展,保险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家庭中的保险通常涉及两类: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在离婚争议中,财产保险种类下已交纳的保险费和已获得的保险金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人寿保险种类下,只有已交纳的保险费可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保险金由于具有特定的人身关系,应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婚前购房婚后还贷的财产分割问题。婚后还贷的归属依情况而定,如使用个人婚前财产还贷,房屋属于个人财产;如使用婚后所得工资还贷,妻方可分割婚后还贷款部分。夫妻对财产有约定需采用书面形式,约定对双方有约束力。同时,《婚姻法》对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做了详细
《民法典》与《婚姻法》中关于离婚房产归属问题的规定。父母离婚时将房产赠与孩子需过户后才生效,未过户期间房屋仍属于夫妻双方。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对双方有法律约束力,但如果出现欺诈、胁迫等情形,可以请求变更或撤销。对于已交付给子女的房屋,即使未过户,
离婚时公房使用权的问题。若一方无权获得公房使用权,则不存在补偿;若双方均有权,得到房产的一方应适当补偿未得到房产的一方,具体补偿标准可参照公房拆迁的补偿规定。法院在处理公房使用权问题时,会遵循照顾抚养子女、照顾女方、照顾残疾或生活困难的一方、照顾无过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购买房改房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的情况。根据相关法律和房改房的政策,夫妻双方在离婚时不能主张将此类房改房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购买房改房的出资应视为借款或赠与,离婚时不应要求补偿房屋增值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