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法律规定,在国外设立的遗嘱经过当地公证和中国驻当地使领馆认证后,在国内具有法律效力。此外,如果是自书遗嘱,国内法院无需进行当地公证和使领馆认证即可认可其效力。因此,建议对于国外房产和中国的房产分别设立遗嘱。
遗嘱的有效性分为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两个方面。根据《继承法》第22条的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是无效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第41条的规定,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必须具备行为能力。如果无行为能力人在立遗嘱后恢复了行为能力,该遗嘱仍然是无效的。而如果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具备行为能力,但后来失去了行为能力,这并不影响遗嘱的效力。无行为能力人包括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限制行为能力人指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遗嘱无效可以分为部分无效和全部无效两种情况。部分无效并不会影响或停止遗嘱其他部分的生效和执行。在部分无效的情况下,根据无效部分的具体内容,对遗产的处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如果遗嘱涉及到立遗嘱人和其他人的共有财产,其他共有人有权要求其应得的份额,并且只需支付给遗嘱继承人相应的份额。
另外,如果遗嘱未给予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必要的财产份额,那么在财产分配中,必须先扣除这部分人所需的份额,剩余的遗产才能按照指定的内容进行执行。
如果整个遗嘱无效,那么死者的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的规定进行处理。
二婚婚前买房一方去世后财产分割的问题。根据继承法,婚前购买的房屋属于个人财产,按照遗嘱或法定继承人继承。婚前个人房产的分割需考虑不同情况,如共同偿还贷款等。在离婚时,共同财产可协商或根据法院判决分配,而房屋产权以物权登记为准。
我国《信托法》中关于财产所有权归属问题的缺陷。该法在借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信托立法时,规定委托人为信托财产的所有人,存在信托与委托难以区分的问题,且无法为遗嘱信托情形下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提供法律依据。信托财产归属问题是信托制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需要
婚姻法中关于个人财产的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的婚前财产、因身体受伤获得的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的只归一方的财产以及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等都应作为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其他应归一方的财产也包括在范围内。例如,小李受赠的房产属于其个人财产
口头遗嘱的效力要件。口头遗嘱生效需满足遗嘱人具备订立能力、处于危急情况、有见证人存在、受益人合法以及遗嘱内容合法等条件。同时,根据《继承法》规定,口头遗嘱仅在危急情况下有效,且必须有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口头遗嘱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