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人认为,只要自己残疾了,失去了劳动能力,就可以享受低保政策。然而,低保资格的认定是根据共同生活家庭的成员人均收入来确定的,并不是说只要残疾了或失去劳动力就能享受低保政策。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夫妻之间存在相互抚养的义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而子女对父母也有赡养的义务。尽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有一部分人因残疾而失去了劳动力,但其他家庭成员的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标准,或者家庭财产情况不符合低保规定,这些人是不符合低保条件的。
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只要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就有权从当地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根据该条例,残疾人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以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低保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可获得当地低保标准的35%生活补贴;非重度残疾人可获得当地低保标准的25%生活补贴。同时,取消原低保内重度残疾人的重残补贴金政策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对残疾人的增发部分补贴。
低保家庭外的无固定收入的重度智力、肢体、精神或盲视力残疾人可以获得当地低保标准的100%生活补贴。
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低保标准的2倍以内的一户多残、依老养残特殊困难残疾人可以获得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60%的生活补贴。同时,取消原低保外特殊困难残疾人的生活救助金。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如何撤销赡养协议的问题。文章介绍了赡养协议的内容及其法律依据,包括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和应遵循的原则。同时,文章还涉及被赡养人的权益保护,包括房产权、婚姻自由和财产权保护等方面。在特定情况下,如赡养人经济状况的变更,赡养费用可以相应调整。
关于子女赡养父母与遗产分配的问题。在《民法典》生效后,不赡养老人的子女并不一定会失去继承权,但在遗产分配时,赡养老人的子女可主张多分。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被赡养人可通过诉讼解决,并依法追究其责任。赡养扶助包括提供生活用品和费用,以及生活、精神和情感
赡养协议与财产关系的问题。赡养协议是赡养人之间履行的法定义务的协议,与财产无直接关系。赡养协议包括被赡养人和赡养人的基本信息、赡养义务、给付方式、保护措施等。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不得免除。若某子女无法履行赡养义务,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