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只要自己残疾了,失去了劳动能力,就可以享受低保政策。然而,低保资格的认定是根据共同生活家庭的成员人均收入来确定的,并不是说只要残疾了或失去劳动力就能享受低保政策。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夫妻之间存在相互抚养的义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而子女对父母也有赡养的义务。尽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有一部分人因残疾而失去了劳动力,但其他家庭成员的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标准,或者家庭财产情况不符合低保规定,这些人是不符合低保条件的。
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只要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就有权从当地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根据该条例,残疾人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以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低保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可获得当地低保标准的35%生活补贴;非重度残疾人可获得当地低保标准的25%生活补贴。同时,取消原低保内重度残疾人的重残补贴金政策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对残疾人的增发部分补贴。
低保家庭外的无固定收入的重度智力、肢体、精神或盲视力残疾人可以获得当地低保标准的100%生活补贴。
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低保标准的2倍以内的一户多残、依老养残特殊困难残疾人可以获得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60%的生活补贴。同时,取消原低保外特殊困难残疾人的生活救助金。
证明履行赡养义务的证据类型和法律规定。证据类型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和视听资料等,而根据法律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如果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法院会进行相关的调查收集工作。
赡养义务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后果。根据《宪法》和《婚姻法》,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得拒绝履行。赡养人不履行义务需支付赡养费、违约金,并可能承担诉讼费、律师费等。在继承遗产时,不尽赡养义务者可能会被少分或不分。赡养义务包括经济、生活、精神上的扶助
当事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定期救济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或者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无其他收入的;残疾人无固定生活来源的;其他情形。(四)因见义勇为或者为保护社会
申请医疗救助的,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经审核、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的医疗救助,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直接办理。对因各种原因未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救助对象个人自负医疗费用,可直接给予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