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军婚罪的本质特征是侵犯现役军人的婚姻关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行为人是否侵犯现役军人的婚姻关系来区分破坏军婚罪与非罪。
与现役军人配偶同居或结婚是破坏军婚罪的客观特征。只有具有与现役军人配偶同居或结婚的行为才能构成破坏军婚罪,否则不构成该罪行。同居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与现役军人配偶姘居且共同生活在一起,包括长期公开或秘密地生活在一起。这种关系是基于不正当的两性关系,通常还涉及经济或生活上的特殊关系,与与现役军人配偶偶尔或短期的通奸行为不同。结婚是指与现役军人配偶登记结婚或公开出夫妻关系共同生活而形成的事实婚姻。
在实践中,经常出现与现役军人配偶通奸的案件。通奸是指有配偶的男女自愿发生的性行为,通常是秘密的,有长期和短期之分,但只是偶尔发生。与现役军人配偶通奸的行为通常属于思想教育范畴,不构成破坏军婚罪。
然而,利用职权、从属关系以及胁迫手段奸淫现役军人妻子的行为虽然也破坏了军人婚姻,但是侵犯了妇女性的不可侵犯权利(贞操权),违背了妇女的意愿,符合强奸罪的要件,应当按照强奸罪定罪量刑。
破坏军婚罪属于直接故意犯罪,即只有明知对方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结婚才能构成该罪。如果不知道对方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结婚,则不构成破坏军婚罪,但可能构成重婚罪;如果不知道对方是现役军人的妻子而与之同居,则不构成犯罪。
立法上规定破坏军婚罪是为了保护现役军人的婚姻关系。对于破坏军人婚姻行为情节一般,军人本人又不愿意追究的情况,为避免扩大不良影响,可以不予处理,但必须制止其违法行为。对于与现役军人配偶同居或结婚情节严重,导致军人家庭破裂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应根据法律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为了保护现役军人的婚姻关系,确保军人家庭生活的幸福与稳定,一般情况下不对现役军人的配偶定罪处罚。然而,对于隐瞒事实真相,欺骗与现役军人结婚的配偶,在不妨碍军人婚姻关系的情况下,也可以依据重婚罪进行处罚。
军婚的特殊保护的法律规定的历史背景、必要性、意义以及具体的法律规定。军婚特殊保护起源于解放战争时期,旨在鼓励军人安心杀敌。虽然进入和平时期引发争议,但多数意见认为仍需要对军婚进行特殊保护,因为军人家庭的维持需要更多努力和艰辛。我国立法中规定了破坏军婚
军婚离婚登记手续及材料的相关内容。办理离婚登记需提供的证件和证明材料包括个人身份证明、婚姻证明、离婚协议书以及军人离婚意见书。军人离婚有特殊法律规定,需得到军人同意,但如军人有重大过错则不需。处理军人离婚案件时,需根据双方身份确定管辖法院。破坏军婚的
军人离婚时的财产分割问题,包括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划分。军人的伤亡保险金等个人财产在离婚时归个人所有。而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根据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年限计算平均值后,视为共同财产进行分配。军人的住房补贴的分配比较复杂,既包含个人所有部分,也有
军人离婚案件的起诉条件和起诉方式。起诉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等。书面和口头起诉两种方式均可采用。此外,文章还涉及了诉讼费用、受理规定和审理程序,包括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转换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