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离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提供以下证件和证明材料:
1. 户口簿
2. 身份证
1. 结婚证
1. 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
离婚协议书应当明确表明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的意愿,并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达成一致意见。
军人一方应当提供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出具的离婚意见书。
婚姻法对军人的婚姻在离婚时有特殊的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3条的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时,必须得到军人的同意,但如果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则不需要得到军人的同意。
无需征得军人同意的离婚案件是指军人配偶提出离婚是由于军人一方的重大过错造成的。非军人配偶一方也可以提出离婚,但过错必须是“重大过错”,而不是一般的过错。根据婚姻法第33条的规定,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情况包括根据婚姻法第32条第二款前三项规定以及军人有其他重大过错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根据《婚姻法》第33条的规定,以下两类军人离婚案件不适用该条规定:
这种情况不能适用《婚姻法》第33条的规定,只能按照一般离婚案件处理,即按照婚姻法第32条的规定办理。
这种情况也不适用我国《婚姻法》第33条的规定。
此外,破坏军婚的行为也受到刑事法律的制裁。根据我国《刑法》第259条的规定,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如果利用职权、从属关系,以胁迫手段奸淫现役军人的妻子,将受到强奸罪的定罪处罚。
军婚离婚案件的管辖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身份来确定,具体规定如下:
如果军人一方为非文职军人,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的团级以上单位驻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条的规定,应按照“原告就被告”原则确定管辖,即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条的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现役军人的定义及离婚的相关法律规定。现役军人是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役的人员。配偶要求离婚需得到军人同意,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保护军人的婚姻关系,确保婚姻稳定和家庭的和谐。
甲乙双方离婚后变更子女抚养权的协议内容。协议包括被抚养人的信息、抚养权的转移、乙方不负担抚养费用、女方的探视权、户口迁移手续以及其他未尽事宜的协商处理。此外,文章还提及了变更子女抚养权协议是否需要公证及办理公证所需材料。
军婚离婚登记手续及材料的相关内容。办理离婚登记需提供的证件和证明材料包括个人身份证明、婚姻证明、离婚协议书以及军人离婚意见书。军人离婚有特殊法律规定,需得到军人同意,但如军人有重大过错则不需。处理军人离婚案件时,需根据双方身份确定管辖法院。破坏军婚的
离婚后孩子改姓的法律问题。离婚后,孩子可以改姓,但必须经父母双方协商一致。改姓不影响抚养费等权益,父母任何一方都有义务抚养孩子。改姓需准备相关材料,与对方协商并争取孩子的意见,前往户籍所在地的公安局或派出所办理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