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体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现役军人的婚姻关系。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柱石,担负着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重要任务。对于他们的婚姻关系,必须给以特殊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解除军人的后顾之忧,保护军人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2:现役军人,是指有军籍的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或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役的人,不包括转业军人、复员退伍军人、残废军人、人民警察,以及在军事部门、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工作但没有军籍的工作人员。
3:对军婚所保护的范围,按照本法的规定仅限于配偶,而不包括婚约关系。因为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婚姻关系的确立以结婚登记为标准,订婚并不是结婚的必要前提条件,也不是建立婚姻家庭的必经阶段,婚约没有法律上的拘束力。
4:所谓现役军人的配偶,既包括女现役军人的丈夫,又包括男现役军人的妻子。至于配偶是否为现役军人,则不影响本罪成立。现役军人的配偶,仅指与现役军人进行了结婚登记从而缔结了婚姻关系的人。其不包括仅与现役军人有着某种婚约关系的“未婚夫”及“未婚妻”。与现役军人登记了结婚即属其配偶,至于是否同居或生活在一起,则在所不论。
二:客观要件
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与现役军人的配偶同居或者结婚的行为。
2:所谓同居,是指与现役军人的配偶在一定时期内公开或者秘密地姘居且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行为。它以两性关系为基础,同时还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关系或者其他某些方面的特殊关系。其既不同于公开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事实婚姻,也不同于暗地里自愿发生性行为没有共同生活的男女双方的通奸行为。与现役军人的妻子形成事实婚姻属于与之结婚的范畴,构成本罪。与现役军人的配偶通奸,从立法本意上讲则不能认定为犯罪。所谓结婚,是指与现役军人的配偶采取欺骗手段骗取结婚登记或者虽未登记但长期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而形成事实婚姻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至于行为人原来有无配偶不影响本罪的成立。现役军人与其他现役军人的配偶同居或结婚的,也应以本罪论处。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破坏军人婚姻关系的故意。就是说行为人必须明知对方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其结婚或者同居。如果是确实不知道,由于现役军人的配偶隐瞒事实真相以致受骗而与之结婚或同居者,因缺乏本罪构成的主观要件,不能按本罪处理。但是对他们的非法同居关系或婚姻关系,应依法予以解除。
总的说来,从四个方面来构成,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以及主观要件。
军人离婚时的财产分割问题,包括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划分。军人的伤亡保险金等个人财产在离婚时归个人所有。而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根据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年限计算平均值后,视为共同财产进行分配。军人的住房补贴的分配比较复杂,既包含个人所有部分,也有
军人离婚案件的起诉条件和起诉方式。起诉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等。书面和口头起诉两种方式均可采用。此外,文章还涉及了诉讼费用、受理规定和审理程序,包括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转换条件。
起诉的条件和流程。起诉需满足原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明确被告身份、有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案件属法院受理范围并受管辖等条件。起诉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书面起诉需按被告人数提供副本。军人离婚案件的起诉状应记载当事人基本情况、诉讼请求等。诉讼费用按《人民法
军人离婚诉讼的管辖原则。非军人对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军人一方若非文职则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若为文职则适用原告就被告原则。军人对非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则按原告就被告原则由被告所在地管辖。双方都是军人的离婚诉讼,管辖权在被告住所地或团级以上单位驻地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