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坏军婚罪的行为包括哪些破坏军婚罪,是仅存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种通奸罪,主要是对非军人和军人配偶间发生的外遇进行判刑,但是如果是两个军人之间的奸情,在他们配偶都不是军人的情况下,则不构成破坏军婚罪。破换军婚罪的行为类型有重婚型、同居型和通奸型,下面具体给大家介绍这几种类型:
(一)重婚型,即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骗取结婚的;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
(二)同居型,即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却较长时间公开地或秘密地在一起共同生活,这种关系不仅以不正当的两性关系为基础,往往有经济和其他生活方面的特殊关系,而不同于一般的通奸关系。
(三)通奸型,即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长期通奸,情节恶劣或者造成夫妻关系破裂严重后果的。
二、破坏军婚罪的追诉时效是多久
具体的追诉期限,《刑法》规定了4个档次: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二)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三)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这里的“法定最高刑”,对于破坏军婚罪来说,是3年有期徒刑,按照上述规定,其追诉期限是5年。破坏军婚罪追诉时效的起算。分两种情况:一是对以登记结婚为形式的破坏军婚犯罪行为,行为人取得结婚证之时,就标志着非法婚姻关系的确立,破坏军婚罪即已完成,因此,应从此日起计算其追诉期限。二是对以事实重婚或同居为形式的破坏军婚犯罪行为追诉期限的起算,应适用继续犯的处理原则,其追诉期限从事实重婚或同居终了之日起计算。
军婚的特殊保护的法律规定的历史背景、必要性、意义以及具体的法律规定。军婚特殊保护起源于解放战争时期,旨在鼓励军人安心杀敌。虽然进入和平时期引发争议,但多数意见认为仍需要对军婚进行特殊保护,因为军人家庭的维持需要更多努力和艰辛。我国立法中规定了破坏军婚
刑事责任能力的分类,包括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和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破坏军婚罪的主体、主观方面、犯罪目的和动机等要素。根据《刑法》规定,破坏军婚罪的犯罪主体不包括未成年人和非健全人,但主观方面属于故意
军人离婚时的财产分割问题,包括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划分。军人的伤亡保险金等个人财产在离婚时归个人所有。而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根据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年限计算平均值后,视为共同财产进行分配。军人的住房补贴的分配比较复杂,既包含个人所有部分,也有
军人离婚案件的起诉条件和起诉方式。起诉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等。书面和口头起诉两种方式均可采用。此外,文章还涉及了诉讼费用、受理规定和审理程序,包括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转换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