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条的规定,婚姻只有在以下情形下才会被宣布无效:
(一) 重婚的;
(二) 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三) 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四) 未到法定婚龄的。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受到胁迫结婚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受胁迫的一方必须在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如果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希望撤销婚姻,必须在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请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享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对于在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当事人可以通过协议进行处理;如果协议无法达成,人民法院将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判决。重婚导致婚姻无效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对于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
1. 两者的性质和原因不同
婚姻无效和可撤销婚姻是对违法婚姻关系的处理和制裁,其原因在结婚之前或之时就存在;而离婚是对合法婚姻关系的解除,离婚原因一般发生在结婚之后。
2. 两者的请求权主体不同
离婚的请求权只能由当事人本人行使,其他第三人无权代理。而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请求权,除了当事人双方或一方本人可以行使外,还可以由利害关系人和有关机关行使。
3. 请求权行使的时间不同
离婚请求权只能在双方当事人生存期间行使,如果一方当事人死亡,另一方无法提出离婚。而婚姻无效或撤销的请求权可以在当事人双方生存期间行使,也可以在当事人双方或一方死亡后行使(只要没有超过法定的请求期限)。
4. 两者的程序不同
在许多国家,婚姻的无效和撤销必须通过诉讼程序进行,由法院裁判。而离婚,一些国家规定既可以通过诉讼程序进行,也可以通过行政程序进行。在我国,离婚和婚姻的无效和撤销都可以通过诉讼程序进行,而对于某些“受胁迫情况属实且不涉及子女和财产问题”的婚姻撤销,也可以通过行政程序进行。
5. 两者的法律后果不同
在我国,婚姻的无效和撤销是对违法婚姻的解除,不会产生离婚的法律后果。例如,如果不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制分割财产,而是作为共同共有财产处理,那么违法婚姻所生的子女将被视为非婚生子女,在“婚姻关系”被宣布无效或撤销后,他们将享有与婚生子女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如果这三个国家都是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分别在三个国家结婚就构成重婚罪。如果双方之间均没有婚姻关系的存在,是未婚、离婚或丧偶的人,不能构成重婚。一方或双方虽有婚姻关系,但其婚姻己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亦不能构成重婚。对于无效婚姻或可撤销婚姻的当事人,在其婚
《婚姻法》第十条规定了婚姻无效的情形,第十一条规定了可撤销的婚姻。由此可见,我国《婚姻法》在婚姻无效制度的基本构成上,采取了自始无效与可撤销的双轨制,这比对各种违法婚姻采取一律无效、自始无效的单轨制有更大的优越性。虽然新的《婚姻法》确立了无效婚姻制度
可撤销婚姻,是指已成立的婚姻关系,因欠缺结婚的真实意思,受胁迫的一方当事人可依法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的婚姻。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
可撤销婚姻,在撤销之前,现存的婚姻具有法律效力;婚姻一旦被撤销,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婚姻法》第12条规定:“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