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后续签合同被降薪怎么办
时间:2024-05-02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是享有一定权利的,用人单位要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利,不得在三期内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哺乳期后续签合同被降薪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哺乳期后续签合同被降薪的法律保护
依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哺乳期女职工的工资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违反规定的后果和救济措施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上述规定,侵害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女职工可以采取以下救济措施:1. 投诉、举报、申诉: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十四条,女职工可以依法向劳动部门投诉、举报、申诉,揭发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2. 调解仲裁:女职工可以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继续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 赔偿和刑事责任: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十五条,如果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造成了女职工的损害,应依法给予赔偿。如果用人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哺乳期女职工的夜班安排
哺乳期的定义和特殊保护规定
哺乳期是指产后产妇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婴儿的时期,从开始哺乳到停止哺乳的这段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62条和第63条的规定,产期是指女性生产后的90天,哺乳期是指女性生产后至其孩子满周岁期间。为了保护哺乳期女职工的权益,国家在《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做出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哺乳时间安排:哺乳期女职工在每班劳动时间内应享受有两次哺乳时间,每次30分钟。如果是多胞胎生育,每多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女职工可以将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合并使用,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都算作劳动时间。2. 夜班劳动禁止:哺乳期女职工不得从事夜班劳动。根据《劳动法》第63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哺乳期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3. 延长哺乳期:如果哺乳期女职工的婴儿身体特别虚弱,可以经医务部门证明,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哺乳期。特别是在夏季,哺乳期可以延长1个月至2个月。根据上述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哺乳期女职工从事夜班劳动和加班加点的劳动,也不能安排她们从事国家规定和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以及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哺乳期女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婴儿的喂养需求。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婚后的监护权和抚养权
离婚后的监护权和抚养权问题。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仍有权利和义务。对于哺乳期内的子女,原则上由母亲抚养;人民法院会根据子女权益和双方情况判决抚养权归属。共同财产可由双方协商处理或由法院根据情况判决。孩子抚养的具体情况通常涉及哺乳、亲密关系、丧
-
中国法律对抚养权的判决原则
中国法律对于抚养权判决的原则。法院以子女成长有利为依据作出判决,考虑哺乳期、具体情况和协议等因素。对于不同年龄段子女,法律有不同规定,如两周岁以下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但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在考虑子女意见和抚养条件后,法院可准许轮流抚养。
-
哪些行为不属于就业歧视
哪些行为不属于就业歧视。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不属于就业歧视,详细列举了女职工在经期、孕期、哺乳期等时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同时,《劳动法》对女职工与未成年人有特殊保护规定,禁止安排他们从事有害健康的劳动。就业歧视
-
公司即将解散孕妇怎么赔偿
公司即将解散时,孕妇员工的赔偿问题。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女性员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遭遇企业破产,企业应支付包括工资、生育医疗费用和福利待遇等所有款项,至哺乳期满。解除劳动关系时,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
-
没有签合同被辞退如何赔偿
-
不签合同如何申诉离职赔偿
-
合同签订后结果被骗了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