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0年1月2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通知明确规定了相关劳动关系问题的处理办法。
根据通知,企业应当支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在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的工作报酬。此外,如果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这些人员无法正常提供劳动,企业也应当支付他们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
通知明确规定,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无法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解除劳动合同。
此外,通知还规定,劳动合同到期的情况下,如果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或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之前,劳动合同到期,该合同将顺延至职工医疗期满、医学观察期满、隔离期满或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
根据通知,如果企业因劳动者被隔离而解除劳动合同,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者有权提起仲裁,并要求企业支付双倍工资。
劳动保障公益岗位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包括劳动合同期满或出现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公益性岗位、以及劳动合同终止的其他情形等。在公益岗位上,劳动合同不适用关于无固定期限和经济补偿的规定。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约定合同解除的规定。当事人可协商解除合同并约定解除条件。解除权的消灭有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期限限制。合同终止后,结算清理条款仍有效,包括银行汇票结算、商业汇票结算、银行本票结算、支票结算、汇兑和委托收款等方式。清理应按合同约定进行。
劳动合同解除的相关情况。其中,甲方可以解除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乙方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违反规章制度、失职营私舞弊等。乙方也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解除合同。同时,甲方需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此外,还提到了甲方不得依据某些规定解除合同的情形。
我国《合同法》中解除合同与终止合同的区别。合同终止是指按约定履行完毕后结束,而解除合同是在期满前结束。合同终止有多种情形,终止后当事人需履行通知等义务。合同解除可由当事人协商或法定情形导致,解除后未履行部分终止,已履行部分可要求恢复或赔偿。合同解除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