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当受到合同欺诈时,应及时报案,并请求冻结涉案银行账户。
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案或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和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案或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但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单位犯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根据诈骗数额的不同,有以下不同的标准: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基准刑为罚金刑;8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基准刑为拘役刑;10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33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2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的要约性及其具体确定标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逐年增加,虚假广告欺诈买受人问题突出。根据最新司法解释,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一般视为要约邀请,但如果其中关于开发规划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
巨额现金借条的效力和注意事项。借条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时合同无效。为确保借条的法律效力,需明确借款人和出借人身份、真实意思表示、具备民事责任能力等要素。此外,注意事项包括附带身份证信息、亲眼目睹签名等。遵守这些要素和注意事项,有助于防
霸王条款与合同欺诈的区别。霸王条款是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不平等格式合同等,用以逃避法定义务和减免自身责任,但并不属于合同欺诈。合同欺诈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因此,虽然霸王条款存在不公平性,但它并不构成合同欺诈。
合同私自修改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合同法,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因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合同,特别是在受欺诈、胁迫等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同时,当事人需注意撤销权的消灭情形,无效或被撤销的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