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资租赁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发生违约,一般情况下融资租赁合同并不自动解除,解除合同应由受害方作出选择,但在发生下列情形之一,法院允许解除租赁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出租人请求解除融资租赁合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将租赁物转让、转租、抵押、质押、投资入股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租赁物的;
(二)承租人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数额支付租金,符合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经出租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不支付的;
(三)合同对于欠付租金解除合同的情形没有明确约定,但承租人欠付租金达到两期以上,或者数额达到全部租金百分之十五以上,经出租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不支付的;
(四)承租人违反合同约定,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条 因出租人的原因致使承租人无法占有、使用租赁物,承租人请求解除融资租赁合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按照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融资租赁物损毁损毁、灭失的时间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1、融资租赁物在出卖人交付之前,损毁灭失的,其损失由租赁物的出卖人承担。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融资租赁物在交付前损毁灭失的,其后果应由出卖人承担,出租人、承租人之间不产生关于租赁物的赔偿或补偿关系。也就是说,在承租人与出卖人之间没有特殊约定的情况下,这时融资租赁物损毁的的损失,由出卖人承担。
2、在融资租赁期间或承租人占有租赁物期间,租赁物毁损、灭失的,其损失应由承租人承担。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承租人在占有租赁物期间,租赁物损毁、灭失的风险由承租人承担。换而言之,这期间租赁物损毁灭失的损失,由承租人承担。
同时如果承租人仍然愿意继续履行支付租金的义务,则出租人无权要求其他补偿,也不能要求解除融资租赁合同。倘若承租人因无法继续使用租赁物而要求解除融资租赁合同,则应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的规定按租赁物折旧情况对出租人予以补偿。
值得注意的是,按规定,若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应该按照约定来确定该由谁承担租赁物损毁灭失的损失。
3、融资租赁合同约定的租赁期间届满以后承租人继续占有租赁物的,租赁物毁损、灭失的,由承租人承担相应损失,同时因租赁物所有权已经属于承租人,出租人无权获得补偿。
房屋租赁合同的管辖法院确定方法,包括合同纠纷案件的法定管辖和协议管辖。同时介绍了房屋租赁纠纷的类型,如租金支付纠纷、损害赔偿纠纷等。随着房屋租赁市场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立法工作,规范市场行为,并鼓励当事人通过诉讼解决纠纷。
租赁合同的基本定义、期限形式要求以及主要条款等要素。租赁合同是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关于租赁物的使用和收益以及租金支付的约定。租赁期限有明确规定,不得超过二十年。合同形式要求租赁期限超过6个月的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主要条款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和质量、用途
承租人合同未到期提前解除时,出租人如何进行维权的问题。文章指出,合同解除需按照租赁合同约定处理,合同未明确约定时考虑是否可继续履行。承租人提前解除合同时,应赔偿出租人损失,赔偿金额视剩余租期而定。同时,文章还强调了押金并非违约金,除非合同明确约定,否
租赁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租金金额及支付方式、履约保证金、场地维护及维修责任、转租事项以及合同解除条件等。合同中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租赁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障双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