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的。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四条的规定,发生财产损失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移动车辆的,当事人应当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道路以外的安全地点,并对事故车辆的现场位置进行拍照或标记,以固定证据,使车辆移动到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岗位位置报警:
机动车没有检验标志、保险标志,或者与建筑物、公共设施或者其他设施碰撞的。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驾驶员必须立即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道路外的安全地点,避免发生次生事故,司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伤亡,不能移动的,车上其他人员应当自行组织疏散。
1、固定现场证据:
固定现场证据的方式可以通过画现场草图、拍摄现场照片、录像,也可以通过现场口头询问方式固定证据。
2、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恢复交通;拒不撤离现场的,予以强制撤离。
对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交通警察应当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
3、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其驾驶的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有关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依法给予处罚:
(1)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
(2)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
4、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1)撤离现场后,交通警察应当根据现场固定的证据和当事人、证人叙述等,认定并记录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机动车驾驶证号、联系方式、机动车种类和号牌、保险凭证号、交通事故形态、碰撞部位等,并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由当事人签名。
(2)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可以当场出具,也可以事后出具;但是最迟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10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5、当场调解:
当事人共同请求调解的(可以口头申请),交通警察应当当场进行调解,并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记录调解结果,由当事人签名,交付当事人。
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调解;交通警察可以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载明有关情况后,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付当事人:
(1)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
(2)当事人拒绝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签名的;
(3)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
交通事故中的工伤理赔原则,包括费用项目和待遇项目的处理原则以及交通事故的赔偿项目。费用项目和待遇项目按实际发生金额给付,已按事故伤害处理规定获得赔付的不能重复给付,若低于工伤保险规定的标准,属参保职工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时间限制及相关处理方式。根据不同情形,制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期限有所不同。当事人对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在接到认定书之日起3日内向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复核结果一般具有最终性。
车祸发生后,保险公司理赔的法律程序。首先介绍了交通事故认定的复核程序,然后详述了车祸赔偿标准包括医药费、营养费、误工费等多个方面。接着阐述了车祸保险理赔的流程和程序,包括报案、查勘定损、审核索赔单证、理算复核、审批和赔付结案等步骤。
交通事故伤者出院后可以立即进行保险理赔,但建议在伤情稳定后进行伤残鉴定后再进行理赔,以避免在有伤残情况下未要求赔偿残疾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79条规定,对于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侵害行为,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