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枪支、弹药、管制刀具以及其他具有杀伤力的器具;
(二)易燃易爆物、疑似爆炸物;
(三)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强气味性物质以及传染病病原体;
(四)液体及胶状、粉末状物品;
(五)标语、条幅、传单;
(六)其他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物品。
除了上述规定的物品,法庭还禁止携带危险品及管制刀具。
此外,各法院通常规定禁止携带手机,因为手机可能对法庭具有危险性。如果当事人使用手机进行摄录视频或录音,并传播出去,可能会暴露其中一些不便公开的秘密。
同时,禁止携带录音录像设施。
1. 国家禁止或限制运输的物品;
2. 法律、法规、规章中规定的危险品、弹药和承运人不能判明性质的化工产品;
3. 动物及妨碍公共卫生(包括有恶臭等异味)的物品;
4. 能够损坏或污染车辆的物品;
5. 规格或重量超过规程规定的物品。
为方便旅客的旅行生活,限量携带以下物品:
1. 气体打火机5个,安全火柴20小盒;
2. 不超过20毫升的指甲油、去光剂、染发剂。不超过100毫升的酒精、冷烫精。不超过600毫升的摩丝、发胶、卫生杀虫剂、空气清新剂;
3. 军人、武警、公安人员、民兵、猎人凭法规规定的持枪证明佩带的枪支子弹;
4. 初生雏20只。
以上物品禁止携带上高铁,是为了乘客的安全考虑。乘客携带的物品一般需要过安检,以确保不会对其他方面造成影响。
犯罪嫌疑人送检前是否一定会被捕的问题。案件移送检察院并不表示犯罪嫌疑人必定被逮捕,逮捕与审查起诉无必然联系。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若有逮捕需求,需提交逮捕申请并经过检察院审批。检察院审查逮捕时,可讯问犯罪嫌疑人及询问证人,辩护
中国民事案件中上诉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上诉到开庭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第二审审结期限有限。同时详细阐述了民事案件上诉的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等。文章还指出
民事诉讼案件开庭时间的相关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开庭时间与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关。简易程序案件当事人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内开庭,普通程序案件需30天后开庭。对于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公告送达期限为60天。民事案件立案及开庭时间具体程序包括立案通知、答辩
法庭审理笔录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法律规定。法庭审理笔录是记录法院裁判案件全部审判活动的书面材料,真实反映庭审过程,具有法律依据。书记员需按法律规定记录法庭审理活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权申请补正笔录。法庭笔录应当在庭审过程中当庭宣读,并在确认无误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