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当人民法院执行责令退赔时,若出现中止执行的情形,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法院可以恢复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的情形包括:
当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法院可以恢复执行。
追缴和责令退赔在性质、适用顺序和适用对象上存在差异。
1. 性质:
追缴是一种程序性的措施,对违法所得的暂时性处理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追缴只是对违法所得的暂时处理措施,最终处理结果取决于违法所得的性质。如果违法所得是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如果是违禁品或供犯罪所用的财物,应当予以没收。责令退赔则是对违法所得的最终处理措施。
2. 适用顺序:
追缴和责令退赔的适用顺序不同。追缴适用于违法所得尚未被用掉、毁坏或挥霍的情况。如果违法所得已经被用掉、毁坏或挥霍,只能适用责令退赔。责令退赔的适用情况不仅限于此,还包括违法所得的原物被转让或因案外人的侵权或损坏等情况。
3. 适用对象:
追缴适用于无明确被害人的情形,一般是将违法所得上缴国库。退赔适用于有明确被害人的情形。例如,在被告人犯受贿罪的案件中,损害的是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即职务的廉洁性,这是一种抽象的法益,无明确具体的被害人,因此,一般适用追缴违法所得,上缴国库。但是对于盗窃罪等有具体被害人的犯罪行为而言,要适用退赔,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赃款赃物退赔给被害人。
公司被执行期间是否可以更换法人代表的问题。我国法律并未禁止在公司被执行期间进行法人代表的变更,但会受到一定限制。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可以传唤或拘传被执行人或其法定代表人等接受调查询问。执行程序的发生需具备特定条件,如具备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且已发
普通债权和罚金的执行顺序以及罚金与罚款的区别。在执行顺序上,当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时,应按照一定顺序执行,普通债权在罚金之前执行。罚金与罚款在性质、决定机关、法律依据和适用对象上存在明显不同。
法人和执行董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的定义、特点和职责。法人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组织,承担有限民事债务。而执行董事在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中设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其职权由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的股东根据其公司类型和出资额度承担责任。
交通事故调解书的法律效力问题。当事人可向公安交管部门请求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调解协议依赖双方自愿履行,不具备法律上的强制力。公安交管部门的调解书不是诉讼前置程序,如对方反悔并起诉至法院,当事人可将调解书作为证据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