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行为是指在票据法中规定的一系列与票据相关的行为。根据狭义和广义的不同理解,票据行为可以分为狭义的票据行为和广义的票据行为。
狭义的票据行为包括出票、背书、承兑、参加承兑和保证这五种行为。出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行为。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粘单上记录相关事项并签署的行为。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行为。参加承兑是指在已经承兑的汇票上再次承兑的行为。保证是指票据债务人之外的人为担保债务履行而在票据上记录担保文字并签名的行为。
广义的票据行为除了狭义的五种行为外,还包括付款、(支票的)划线、参加付款、(本票的)见票和(支票的)保付等行为。付款是指票据持有人根据票据的要求支付票据金额的行为。划线是指在支票上划线并注明只能按照划线的方式支付的行为。参加付款是指在已经付款的票据上再次付款的行为。见票是指本票的持票人在本票上记录见票事项的行为。保付是指银行根据支票上的保付指示支付票据金额的行为。
根据票据法学的观点,这五种票据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主票据行为和从票据行为。主票据行为是指出票这一基本行为,它是其他各种票据行为的基础。从票据行为是指其他四种行为,它们以出票行为为前提,只能在已经签发的票据上实施。尽管主票据行为和从票据行为有主从之分,但它们各自独立发生效力。
然而,由于出票行为是创造票据的行为,只有出票行为有效,票据才能有效存在,其他票据行为才有实施的基础。如果出票行为无效,那么票据本身就无效,而且这种无效是从一开始就确定的,事后的追认也不能改变这种无效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出票后的其他从票据行为也会随之无效。
根据中国《票据法》的规定,出票、背书和承兑这三种行为都有明确的定义,而对于参加承兑并没有具体规定。虽然票据保证制度在法律中有规定,但是并没有给出保证的具体定义。
支票的出票和交付流程。客户签发转账支票并加盖预留银行印鉴后,将票据交给收款人或到开户银行办理付款。收款人或持票人可背书转让支票,或委托开户银行收款或提示付款。支票丧失需挂失止付。客户应在存款余额内签发支票,违规将受罚款。转账支票提示付款期限为10日,
公示催告的定义、性质、适用范围和特点。公示催告是一种民事诉讼程序,旨在保护失票人的票据权利,通过公示方式催促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该程序适用于可背书转让的票据被盗、遗失或灭失的案件,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况。其特点包括由申请人启动和进行、采用书面审查和公
银行汇票背书的定义和分类。背书是转让票据权利的方式,分为转让背书和非转让背书,其中非转让背书包括委任背书和设质背书;转让背书则分为一般转让背书和特殊转让背书。此外,还介绍了不得背书转让的汇票情况,包括汇票被拒绝承兑、见票即付的汇票已被拒绝付款和超过付
票据到期被拒绝付款时的追索权相关问题。持票人在汇票被拒绝付款或被拒绝承兑等情形下可以行使追索权。同时,规定了持票人通知前手的义务和期限,并明确了追索权发生的实质条件。此外,持票人为出票人或背书人时,对其前手或后手没有追索权。未按规定期限通知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