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事故发生时,若是由学校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造成的,学校应承担赔偿责任;若是由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承担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情况,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应承担责任,但如果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则不承担责任。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情况,如果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则应承担责任。
1. 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在归责时以过错作为最终构成要件。也就是说,当行为人的侵权行为给对方造成损害时,行为人必须在主观上存在过错才能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过错责任是侵权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除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别侵权行为外,一般的侵权行为均适用过错归责原则。
2.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是指根据法律的特别规定,推定加害人存在过错而应承担侵权责任,除非加害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适用于以下情形:
(1)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驾驶者适用过错推定;
(2) 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倒塌致人损害,堆放物致人损害,适用过错推定;
(3) 林木折断造成他人损害,对林木所有人或管理人适用过错推定;
(4) 动物园发生动物致人损害时,对动物园适用过错推定;
(5) 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因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致使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习、生活中受到人身损害,教育机构应承担相应责任,除非教育机构能证明其已尽管理职责。
3. 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又称严格责任原则,是指根据法律的特别规定,如果受害人能够证明损害是加害人的行为或物件所致,加害人应承担民事责任,而不论加害人是否存在主观上的过错,除非加害人能够证明存在法定抗辩事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规定,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情况,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如果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则不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一条规定,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情况,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则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环境侵权案件中的关联性证明问题。被侵权人需提供证据证明环境污染与造成的人身损害存在关联性。侵权责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的法律后果,形式多样。最新法规明确了环境侵权案件中关联性证明的举证责任,要求行为人承担举证责任来证明不存在因果关系等情形才可免除责任
动物伤人索赔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动物主人应对其饲养的动物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责任的情况也存在。动物主人需遵守规定并采取安全措施,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动物伤人赔偿责任的认定需满足动物为饲养的、独立加
产品质量的责任承担问题,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无过错责任、《产品质量法》与委托加工产品的区别,以及委托加工产品的法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生产者和销售者需承担无过错责任,受害人可选择起诉生产者和销售者。委托加工产品在法律上属于合同法领域,其质量责任主要涉
交通事故调解的时间限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扣留车辆时,有明确的处理时限;对于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根据不同情况也有相应的时限规定。此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损害赔偿的期限为十日,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开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