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事故发生时,若是由学校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造成的,学校应承担赔偿责任;若是由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承担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情况,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应承担责任,但如果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则不承担责任。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情况,如果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则应承担责任。
1. 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在归责时以过错作为最终构成要件。也就是说,当行为人的侵权行为给对方造成损害时,行为人必须在主观上存在过错才能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过错责任是侵权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除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别侵权行为外,一般的侵权行为均适用过错归责原则。
2.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是指根据法律的特别规定,推定加害人存在过错而应承担侵权责任,除非加害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适用于以下情形:
(1)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驾驶者适用过错推定;
(2) 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倒塌致人损害,堆放物致人损害,适用过错推定;
(3) 林木折断造成他人损害,对林木所有人或管理人适用过错推定;
(4) 动物园发生动物致人损害时,对动物园适用过错推定;
(5) 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因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致使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习、生活中受到人身损害,教育机构应承担相应责任,除非教育机构能证明其已尽管理职责。
3. 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又称严格责任原则,是指根据法律的特别规定,如果受害人能够证明损害是加害人的行为或物件所致,加害人应承担民事责任,而不论加害人是否存在主观上的过错,除非加害人能够证明存在法定抗辩事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规定,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情况,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如果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则不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一条规定,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情况,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则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中国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权问题。根据《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受害者有权要求赔偿,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司法实践中,无过错方可在离婚诉讼中提起家庭暴力赔偿请求。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包括暴力行为的主观意识、形式、程度等要素,以及在某些情
原告李丙孬等人诉嵩县德亭乡卫生院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原告李丙孬等人的亲属在卫生院分娩过程中死亡,双方达成协议后原告起诉要求赔偿。法院认定协议有效,维持协议内容,但经过调解双方自愿另行达成协议。文章还讨论了正确处理此类案件的关键是确定案由,不同案由决定
电动三轮车交通事故的处理程序,包括报案、现场处理、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行政处罚、调解损害赔偿和法院起诉等环节。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尽快报案,交警到达现场处理并恢复交通秩序,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明确责任,随后进行行政处罚。如当事人申请,公安交管部门进行调
中国《产品质量法》第46条关于缺陷产品的规定,明确了缺陷产品的定义及造成人身损害的侵权责任。受害者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索赔,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残废补助等。同时,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规定了诉讼时效和请求权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