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该法案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并在201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侵权责任法三审稿的修改,对于遗体捐赠,如果自然人在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赠,那么在其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和父母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共同决定捐赠。
侵权责任法三审稿对于高空坠物的规定做出了修改。现在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如果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侵权人将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如果调查难以确定具体的侵权人,那么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将提供补偿。
侵权责任法三审稿对于自甘风险的规定进行了修改。现在,如果一个人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并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受害人不能要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除非其他参加者的损害行为是故意或过失的。如果活动组织者是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那么将适用学校或教育机构在学生受到人身损害时的相关责任规定。
侵权责任法三审稿对于缺陷产品召回的规定进行了修改。如果缺陷产品被召回,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当承担被侵权人因此支出的必要费用。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条的规定,该法典调整了因侵害民事权益而产生的民事关系。
根据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的规定,如果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的民事权益并造成损害,那么行为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行为人无法证明自己没有过错,那么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将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如果行为人造成他人的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只要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行为人将依照法律规定承担责任。
受害公民及其相关人员的赔偿请求权。受害公民本人、其继承人和有抚养关系的亲属在行政侵权的情况下有权提出赔偿请求。当受害公民为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其法定代理人可代为行使该权利。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合法权益受到行政侵权时,同样具有赔偿请求权,包括承受其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个人劳务关系中,如果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接受劳务一方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在保姆与雇主之间形成个人劳务关系的情况下,如果保姆在雇主家生病,雇主需要承担医药费。然而,如果保姆与家政公司签订了劳动
本文主要讨论了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以及产品侵权责任的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产品侵权责任是无过错责任,即无论生产者有无过错,只要产品有缺陷并造成他人损害,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二种观点认为产品侵权责任是严格责任,即生产者应该承担比没有尽到合理注意义
我国在侵权伤害赔偿标准上采取了具体损失采取差额赔偿、抽象损失采取定型化赔偿的原则。具体损失是指受害人实际支出的费用或减少的收入等可以计算的损失,而抽象损失是指因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