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管理 > 生产销售无批号化妆品如何处罚

生产销售无批号化妆品如何处罚

时间:2020-07-21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9889
现在男女都可以化妆,特别是年轻人出门必须要化妆。化妆需求增大之后,化妆品的销量也不断提高。这让一些不法分子看到了商机,会选择生产销售没有批号的化妆品,那么,生产销售无批号化妆品如何处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给您主要介绍相关知识。

一、生产销售无批号化妆品如何处罚

罚款。严重的有刑事责任。

依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生产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的化妆品,或者使用化妆品禁用原料和未经批准的化妆品新原料的,没收产品及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3到5倍的罚款,并且可以责令该企业停产或者吊销《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自然人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二、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在客观上如何表现

1、主要行为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的行为,主要包括:

未取得“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单位,非法生产化妆品;未取得健康证而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生产化妆品;

生产化妆品所需要的原料、辅料以及直接接触化妆品的容器和包装材料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使用化妆品新原料(指在国内首次使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天然或人工原料)生产化妆品,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生产特殊用途的化妆品即用于护发、养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防臭、祛斑、防晒的化妆品等,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取得批准文号;

生产的化妆品不符合化妆品卫生标准或生产的化妆品未经卫生质量检验;

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是指化妆品经营单位和个人明知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而仍决意出售;等等。

2、后果严重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的行为必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否则、虽有生产、销售行为、但没有造成实际危害后果或者虽然造成危害后果但不属于严重后果;或者虽属严重后果但不是因为生产、销售的行为所引起如被害人使用不当等,则都不能构成本罪,构成犯罪的,亦应以他罪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论处。所谓造成严重后果,在本罪中主要是指:

(1)毁人容貌,即导致容貌变形、丑陋及功能障碍的,如使人皮肤变黑、脸上长斑、头发脱落等;

(2)致人产生肉体较大痛苦的,如皮肤红肿、灼痛、瘙痒等;

(3)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如被害人因容貌被损自杀、离婚、精神失常等。

构成本罪并不要求生产与销售两种行为同时具备,只要具有生产或者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的行为之一就可。即使具有两种行为,亦只构成一罪,而不实行数罪并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县政府食品部门履行职责的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责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查封和扣押食品,针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各类食品进行处理。涉及多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形,如食品的腐败变质、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污染、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等。同时,也讨论了国

  • 销售无执行标准的商品的法律处罚

    销售无执行标准的商品的法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商品缺陷导致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缺陷指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不符合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涉及商品质量标准方面,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销售无执行标

  • 消费者买到假冒化妆品怎么索赔

    经营者出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的,由所在地工商管理部门对经营者进行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并且可以处违法所得3到5倍的罚款。第四十条 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 5两茶叶包装重2斤被罚款,侵犯消费者的什么权利

    茶叶5两包装重达2斤的,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并且违反《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的规定,江苏常州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经对该超市作出相应处罚。第十条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实际生活中,损害消费者自由选择权的现象主要是“官商”习气、商

  • 知名化妆品牌夸大化妆品效果如何处罚
  • 列车员把化妆品当药品卖,如何处罚
  •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怎么处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