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管理 > 消费者买到发霉的食品该如何处理

消费者买到发霉的食品该如何处理

时间:2024-10-17 浏览:4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9907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是是关乎人民切身安全的问题,格外引人重视。那么,如果消费者买到发霉的食品该如何处理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消费者买到发霉的食品该如何处理

要求商品出售者进行更换或者退货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食品的生产和经营者不得使用过期变质伪劣的原材料生产食品,并且要定期检查并召回市场上所有变质过期的食品。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应注意食品的标签标识、生产成分、生产许可证以及生产日期和到期时间,并保留好购物小票。如果消费者不幸购买到过期或不合格的商品,可凭借购物小票要求商品经营者和生产者进行更换或退货。

拨打12331向食药监局投诉

消费者可以拨打12331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电话,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当地有关部门在接到投诉后会及时进行调查抽查,并在有效工作日内为消费者进行维权处理,同时对不良商家予以处罚。

索要赔偿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如果食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生产不符合卫生许可证标准的食品,会受到相关法律严厉处罚。消费者购买到过期变质的商品后,可以要求食品生产者或经营者进行赔偿,并索要所购买商品10倍的赔偿金。生产和销售过期变质食品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危害,因此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怎么罚

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如果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将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

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的规定,如果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将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

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的规定,如果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将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罪的处罚

如果单位犯有上述罪行,将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进行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食品标签瑕疵是否需要产品召回

    食品标签瑕疵是否需要产品召回的问题。根据国家的食品召回制度,如果食品存在标签瑕疵但不满足食品安全标准并可能危害人体健康时,生产者可以采取补救措施并继续销售,但需要向消费者明示采取的措施并向监管部门报告。如果食品经营者未按规定进行召回或停止经营,监管部

  • 假冒食品是否违反食品安全法

    假冒食品是否违反食品安全法的问题。依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掺假食品的违法行为属于违法,需承担相应责任。具体处罚措施包括没收违法所得和食品、添加剂,并罚款。违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多种情况,如生产经营有毒有害、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等。除了上述

  • 药品经营质量否决管理程序

    药品经营质量否决管理程序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和内容。该程序旨在保障药品经营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包括药品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检查各环节质量并行使否决权。否决方式包括口头批评、限期整改通知单等多种形式。该程序对于提高药品

  •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概述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介绍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概念、标志、认证机构、运作模式、市场定位及认证程序。无公害农产品注重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绿色食品则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安全、优质、营养。认证程序包括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等环节。

  • 超市销售过期商品的法律责任及消费者维权
  • 食品安全问题惩罚性赔偿是合理的吗?
  • 买到变质发霉食品怎么赔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