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损害赔偿 > 侵权案件中哪些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

侵权案件中哪些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

时间:2024-09-07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0001
对于一般的侵权案件,是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但是有些特殊的案件事实,是无须双方当事人举证证明的,是根据事实或者法律来推定出来的。那么,侵权案件中哪些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规定,无需举证证明的事实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的规定,以下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众所周知的事实

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指公众普遍知晓的事实,当事人无需提供证据来证明。

自然规律及定理

自然规律及定理是指科学领域已经证明并公认的规律和定理,当事人无需提供证据来证明。

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

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够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当事人无需提供证据来证明。

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当事人无需提供证据来证明。

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当事人无需提供证据来证明。

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当事人无需提供证据来证明。

前款中的众所周知的事实、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当事人如果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则需提供相反证据。

一般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担

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要件:

  1. 损害事实客观存在
  2. 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存在因果关系
  3. 行为具有违法性
  4. 行为人有过错

在上述四个要件事实中,第一和第二个要件应由原告负举证责任。第三个要件实践中原告一般不必单独证明,因为侵害他人权益的事实得到证明后,除非被告能够证明其行为是合法的,行为的违法性也就随之确定。

第四个要件的举证责任由谁负担,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根据世界各国的法律和诉讼实践,对于过错的举证责任,经历了由原告证明被告有过错到在全部或部分案件中由被告对自己无过错负举证责任的演变过程。

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该条款未明确过错的举证责任由谁负担。我国的民法理论一般认为,在侵权诉讼中,除无过错责任外,受害人不仅要证明损害的事实,而且要证明侵害人造成损害是有过错的。

然而,过错属于侵权行为人的心理状态,受害人很难直接证明。因此,不少国家采用“事实本身说明过失”或过错推定的方法来缓解受害人举证的困难。在我国审判实践中,也采用过错推定的办法来认定被告有无过错,但这只是事实上的推定,举证责任并未转移。

为了对受害人提供更有力、更周全的保护,将来有必要在民法典中明确规定由侵害人对自己无过错负举证责任。这样不仅减轻了受害人举证的困难,而且将有无过失不明的风险从原告方转移到被告,使原告所受的损失有更多的获得补偿的机会。同时,这也加重了加害人的责任,促使人们的行为更为谨慎,最终达到减少损害发生的目的。

被告的举证责任

在侵权诉讼中,被告作为答辩依据的事实通常包括:

  • 其行为是合法行为,如职务授权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
  • 被害人对损害的发生或扩大有过错,如损害发生主要是由于被害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
  • 损害是不可抗力引起等

被告只要在诉讼中主张这些事实,就应当负举证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洗衣店衣物损坏赔偿的法律问题

    洗衣店衣物损坏赔偿相关的法律问题。根据不同情况,如局部损坏、衣物丢失或损坏严重等,洗衣店需进行不同标准的赔偿。对于高档、名贵衣服的清洗,若经修补后仍有价值,按保值金额的30%赔偿;若丧失价值则全额赔偿。消费者应注意保留凭证并妥善沟通维权。对于名贵的衣

  • 如何处理因质量问题而被起诉的情况

    因质量问题被起诉的处理方式。作为被告方,应积极应诉并提出反诉,要求对方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消费者有权要求修理、更换或退货,若造成损失,可要求赔偿。赔偿责任的主体包括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承担赔偿责任需满足产品质量缺陷、导致损害及因

  • 医院就医是否构成消费行为的争议

    医院就医是否构成消费行为的争议。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医行为被视为生活消费,包括物质和精神消费,消费客体是商品和服务,消费方式包括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就医主体包括公民个人和进行生活消费的单位。虽然就医是被动接受的行为,但只要其有偿获得的商

  • 购买了缺陷产品的赔偿途径

    消费者在购买缺陷产品后的赔偿途径。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货并要求赔偿。赔偿包括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害赔偿,前者包括医疗费用、护理费用等,后者包括财产恢复和折价赔偿。受害人向生产者或销售者提出损害赔偿的时效期限为两年

  • 案情简介
  • 卖家虚假宣传能要求退一赔三吗
  • 外卖吃坏肚子商家不赔偿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