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剥夺政治权利如何执行
剥夺政治权利依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两种执行方式:
第一、由监狱管理机关执行。
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在判决生效后,即送往监狱接受教育改造和强制劳动改造,在主刑执行期间,监狱管理机关依照刑法的规定,施行对其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如果罪犯在主刑还未执行之时,其剥夺政治权利的判决已执行完毕,就失去了对罪犯剥夺政治权利的惩罚、教育、警戒作用。
第二、由公安机关执行。
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罪犯,是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其主刑的,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也应由公安机关执行。
刑法规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从主刑执行完毕或者假释之日起执行附加政治权利。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监狱在主刑执行完毕或者罪犯假释时,应将其剥夺政治权利的起止期限在释放证或者假释证上注明连同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一并转交其居住地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在其居住地公布,待其执行完毕时应当宣布,恢复其应享有的政治权利。
二、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哪些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失信人员能否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这一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失信人员因涉及失信被执行等情况,不得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具体规定包括正在被执行刑罚、被通缉、因犯罪被判处刑罚或剥夺政治权利、担任破产企业职务未逾限定时间、因违法被吊销执照未逾限定时间等情形。此外,
关于在执行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期间重新犯罪的刑期问题。姜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后又在剥夺政治权利期间重新犯罪。对于如何计算已执行和未执行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存在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自刑满释放后至被拘留期间计算,另一种意见认为
剥夺政治权利日期的确定方式。对于判处死缓、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政治权利从判决生效之日起剥夺;对于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起始日期与管制刑期相同;对于拘役、有期徒刑、死缓期满后剥夺政治权利的,从主刑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开始执行。
剥夺政治权利的定义、适用方式及具体应用场景。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刑罚方法,剥夺犯罪人参与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的权利。其适用方式分为附加适用和独立适用。附加适用主要针对危害国家安全、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及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独立适用则适用于罪行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