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累犯 > 判刑余罪哪里举报

判刑余罪哪里举报

时间:2024-06-03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1413
【判刑余罪相关法律知识科普】在很多时候,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可能是没有交代清楚的,这个时候如果发现了还是要追究责任的,并且会数罪并罚,这就属于漏罪,还有另外一种余罪,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判刑余罪的举报途径

如果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还有其他未被判处的罪行,可以向法院或者公安局进行举报。

漏罪的定义和处理

漏罪是指在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做出判决宣告后,又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还有其他未被判处的罪行。当一个犯罪分子犯有多个罪行时,应当对其进行数罪并罚。

对于有漏罪的犯罪分子,应当按照刑罚的规定进行处理。首先要对漏罪进行判决,确定漏罪的执行刑期,然后将其与前罪判决的执行刑期合并计算,决定数罪并罚的执行刑期。最后,减去前罪已执行完的刑罚,得出犯罪分子还需执行的刑期。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犯罪分子因抢劫被判有期徒刑九年,刑期执行三年后,又发现他犯有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五年。两个罪行总合刑期为十四年,决定执行十二年。在前罪判决前,犯罪分子已经服刑三年,所以在决定执行十二年的刑期中,要减去已执行的三年,犯罪分子最后还需执行九年的刑罚。

对于漏罪的数罪并罚,应当遵循“先并后减”的原则。如果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超过三十五年,最高刑期不能超过二十年。而如果总和刑期超过三十五年,最高刑期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余罪自首的适用条件

余罪自首的适用条件是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这是余罪自首与一般自首在适用条件上的区别。

对于能构成余罪自首的犯罪人,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措施包括逮捕、刑事拘留、监视居住、取保候审和拘传。对于在侦查中被传唤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未被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属于余罪自首的范围。
  2. 正在服刑的罪犯。正在服刑的罪犯是指已经被宣判并正在执行刑罚的犯罪人。此处的“正在服刑的罪犯”包括正在监狱、拘役所、看守所等羁押场所执行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也包括正在执行管制刑、剥夺政治权利等附加刑以及处于缓刑考验期、假释考验期、监外执行期的罪犯。
  3. 劳动教养期间如实供述未被掌握的与劳教行为不同的犯罪行为,或者被采取行政、司法强制措施的如实供述未被掌握的本人罪行,也应属于余罪自首的范围。
  4. 在传唤、行政拘留、劳动教养、司法拘留、对党员实行“双规”以及对公务员实行“双指”等情况下如实交待罪行的人员,也应列入适用范围。

余罪自首的前提条件是如实供述。在实践中,对于犯罪人供述过程中的错漏部分,只要不涉及定性、量刑等重要犯罪事实,均应认定为如实供述。供述余罪的行为可以发生在侦查、起诉、审判、处罚的任何阶段,不影响余罪自首的成立,只是在刑罚裁量时考虑的一种情节。

余罪自首的机构应当是司法机关,但不应过于具体。一般以某地的公安局或提起刑事诉讼的主体机关为单位。

余罪自首的情形是指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包括同种罪行。司法机关还未掌握是指司法机关没有足够的证据资料来合理怀疑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正在服刑的罪犯涉及其他罪行。司法机关不知道该罪行,或者虽然知道该罪行但不知犯罪嫌疑人是谁。从证据或诉讼程序的角度来看,司法机关凭已掌握的线索或证据还不能将该罪行与供述人联系起来。这是与一般自首的区别。

在实践中,不能仅凭主观推测对犯罪人形成怀疑,也不能仅因司法人员例行问及犯罪人是否还犯有其他罪行就认为司法机关已经掌握了犯罪人的其他罪行。否则将限缩余罪自首的适用范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污染环境罪罚金标准的确定

    我国刑法对污染环境罪的罚金标准确定方式,考虑犯罪情节和犯罪分子给付能力等因素。罚金的数额根据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危害程度及对环境造成的损害程度来确定。被判罚金的人应在判决期限内缴纳,如遇特殊情况,法院可根据裁定延期缴纳、适度减少或免除罚金。

  • 我国刑法中的罚金制度

    中国刑法中的罚金制度,包括其定义、性质、适用对象以及罚金数额的裁量原则。被判决的犯罪分子需强制缴纳罚金,缴纳方式有一次性和分期缴纳两种,如无法缴纳,法院可追缴。若因特殊原因缴纳困难,可申请延期缴纳、减少或免除罚金。

  • 刑事案件中罚金的处理方式

    刑事案件中罚金的处理方式。被判处罚金的犯罪分子需按法院指定到银行缴纳。罚金可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如未按时缴纳将强制追缴。对于无法全部缴纳的情况,法院可随时追缴被执行人的财产。遭遇无法抗拒的灾祸等原因无法缴纳时,法院可裁定延期缴纳、酌情减

  • 罚金的缴纳方式

    罚金的缴纳方式,包括限期一次缴纳、限期分期缴纳、强制缴纳和随时追缴等。同时,也介绍了刑法中的赔偿损失,包括犯罪分子给被害人造成的损失的经济赔偿等。文章还强调了罚金与赔偿损失的区别,罚金是财产刑,只能由人民法院判决,而赔偿损失需如数上交国库,属于民事赔

  • 罚金数额的确定
  • 刑法规定中对于判决指定的期限的解释
  • 法院判决后没有钱赔偿如何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