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自首 > 危险驾驶罪的自首是怎样的

危险驾驶罪的自首是怎样的

时间:2025-02-02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1518
依据我中国刑法的规定,以危险的方式驾驶机动车的,可能会构成危险驾驶罪,例如醉酒驾驶机动车的,驾驶机动车在公路上追逐的等,那么危险驾驶罪的自首是怎样的,怎样认定为自首?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危险驾驶罪的自首是怎样的

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自首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在犯罪之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

自动投案的定义

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虽被发觉但尚未受到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投案。

以下情况也可以视为自动投案:

  • 犯罪嫌疑人向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
  • 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先以信电方式投案;
  • 罪行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
  • 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
  • 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

但是,如果是经亲友规劝或陪同投案,或者是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这些情况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的主动,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需要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情况,不能认定为自首。

如实供述的定义

如实供述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

如果犯有数罪的犯罪嫌疑人仅如实供述所犯数罪中的部分犯罪,那么只对如实供述部分犯罪的行为,才能认定为自首。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除了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外,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的罪行。而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的其他同案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被认定为自首。

如果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那么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如果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那么应当认定为自首。

自首的法律效果

根据刑法的规定,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甚至免除处罚。这是为了鼓励犯罪分子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以便司法机关能够及时掌握犯罪事实,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需要强调的是,自首并不是对犯罪行为的宽容,而是对犯罪分子在犯罪之后的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的一种奖励和宽大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自首的具体适用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定和解释,以便更好地指导和执行相关法律。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吸毒驾驶机动车的构罪及刑罚

    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构罪及刑罚问题。吸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进行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刑法对危险驾驶罪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包括拘役和罚金。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定,包括主观方面和行为方式的

  • 戴罪立功的含义

    刑法中的戴罪立功含义及其相关规定。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如能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等立功表现,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同时,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自首行为也能获得相应的从轻处罚。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等,如实供述司法机关

  • 投案自首的法律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投案自首的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投案自首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获从轻或减轻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等,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被视为自首。投案自首体现了悔罪态度和接受法律制裁

  • 危险驾驶罪上诉状范文

    张XX因危险驾驶罪提起上诉的案例。诉人认为一审判决量刑及罚金过重,请求撤销原判并降低罚金处罚,同时请求适用缓刑。诉人系初犯,表现良好,认罪态度良好且未造成实际损害。法院在考虑罚金的金额时应考虑上诉人的家庭经济状况。最终,诉人希望法院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 有醉驾记录的能否考公务员
  • 一般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既遂是如何判刑的
  • 危险驾驶罪拘役三个月罚金多少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