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的对象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其他刑罚的犯罪分子不适用假释。
二、法定的实质条件
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包括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悔改态度和不再危害社会的特点。
犯罪分子的确有悔改表现,需要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
犯罪分子在劳动改造期间一贯表现良好,确有悔改表现不会重新犯罪,或者是老弱病残并丧失作案能力的。
此外,根据司法解释,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三、法定的刑罚执行时间条件
假释适用于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根据我国刑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实际执行十年以上,才可以适用假释。对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罪犯,仍需实际执行10年以上,才能适用假释。对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适用假释,起始时间应从羁押之日起计算。
为了保证假释制度的灵活性,我国刑法还规定,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特殊情况包括:
四、不能适用假释的情况
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
此外,假释的适用必须符合法定程序。根据刑法规定,犯罪人的假释需要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建议书,并经合议庭审理后裁定假释。
终身监禁的减刑假释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判处终身监禁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被减为无期徒刑的裁定中,不得再进行减刑或假释。文章还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终身监禁,包括绝对终身监禁、裁量终身监禁和无假释终身监禁,并阐述了终身监禁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假释条件,包括刑期限制、悔改表现、再犯罪风险以及特殊情况等。同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事立法对数罪并罚的规定,包括综合数罪、酌情定刑的吸收原则、限制加重原则和合并原则等。
终身监禁的定义、特点、适用条件及执行规定。终身监禁适用于贪污、受贿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不得减刑或假释。对于犯贪污罪的犯罪分子,根据情节轻重有不同的处罚措施,如如实供述罪行、真诚悔罪等可以从轻处罚。在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后将刑期减为无期徒刑并
贩毒罪的假释条件及程序。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能适用假释,但不适用于其他刑罚的犯罪分子。假释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需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会再危害社会。特殊情况下,假释可不受执行刑期的限制,例如罪犯有重大发明创造、失去活动能力或有专门技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