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专利法》第六十三条规定,涉嫌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应满足以下情形之一,方可予以追诉:
若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若假冒专利给专利权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若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且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除上述情形外,若涉嫌假冒专利的行为具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也应予追诉。
根据《专利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对于假冒专利的行为,除了承担民事责任外,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责令涉嫌假冒专利的当事人改正行为,并进行公告。
对于涉嫌假冒专利的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没收其违法所得。
对于涉嫌假冒专利的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并处违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罚款。若没有违法所得,可以处以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若涉嫌假冒专利的行为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八十四条的规定,以下行为属于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销售的产品或产品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未经许可,在广告或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伪造或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专利申请文件。
构成假冒专利罪的必备要件是情节严重。情节严重包括假冒专利手段恶劣、非法获利数额较大、给专利人或国家造成重大损害、在国际国内造成恶劣影响等。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其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诈骗行为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最终导致财产损害。
非法持有枪支的法律处罚。对于犯非法持有枪支罪的个人或单位,根据情节轻重,可能会被判处不同年限的刑罚。此外,还详细说明了非法持有枪支的立案标准以及其他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所受到的处罚。
涉嫌交通肇事罪的办案流程,包括现场勘查、调查取证、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立案破案、侦查终结等环节。在交通事故认定书中,载明事故基本事实、成因及当事人责任,它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办案人员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时,必须准确掌握立案标准,区分是否适用一般事故处
诈骗罪中夫妻唯一住房是否会没收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房屋是合法财产,则不会被没收,但如果房屋是诈骗所得且非生活必需品,则可能会被没收。文章还讨论了被诈骗的钱能否追回的问题,指出需要综合考虑追回可能性、积极配合警方以及追缴赃款的归属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