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 > 侵犯隐私侮辱人格如何处罚

侵犯隐私侮辱人格如何处罚

时间:2024-07-17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2534
现实社会是比较复杂的,什么样的问题都有,比如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还有就是侮辱他人人格的问题。那么,侵犯隐私侮辱人格如何处罚?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侵犯隐私侮辱人格的法律处罚

一、人格侮辱罪的法律规定

根据《刑法》的规定,人格侮辱罪并未单独列明,但侮辱他人人格的行为可能构成侮辱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该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将不适用上述规定。

二、侮辱罪的客观要件

该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主要体现为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具体要件如下:

(一) 侮辱他人的行为

行为的主要手段包括:
  1. 暴力侮辱人身:这里所指的暴力仅指作为侮辱手段的暴力,例如以粪便泼人、以墨涂人、强剪头发、强迫他人做有辱人格的动作等,并不包括殴打和伤害身体健康的暴力。如果行为人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和行为,则应以伤害罪论处。
  2. 言语侮辱:即用恶毒刻薄的语言对被害人进行嘲笑、辱骂,使其当众出丑,难以忍受。例如口头散布被害人的生活隐私、生理缺陷等。
  3. 文字侮辱:即以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漫画、信件、书刊或其他公开的文字等方式泄漏他人隐私,诋毁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

(二) 侮辱行为必须公然进行

所谓的“公然”侮辱是指在第三者甚至众人面前,或利用可以使不特定人或多数人听到、看到的方式对他人进行侮辱。被害人不一定需要在场,只要第三者在场即可使被害人的外部名誉受到破坏。如果仅面对被害人进行侮辱,没有第三者在场或不可能被第三者知悉,则不构成侮辱罪。

(三) 侮辱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人

特定的人可以是一个人或多人,但必须是具体可确认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中进行无特定对象的谩骂,不构成侮辱罪。死者不能成为本罪的侮辱对象,但如果行为人表面上侮辱死者,实际上是侮辱死者家属的,则应认定为侮辱罪。

(四) 侮辱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

只有当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具备情节严重的要件时,才能构成侮辱罪。情节严重主要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等情形。例如强令被害人当众爬过行为人的身下、当众撕光被害人衣服、给被害人抹黑脸、挂破鞋、带绿帽强行拉其游街示众、当众胁迫被害人吞食或向其身上泼洒污秽之物、胁迫被害人与尸体进行猥亵行为、因公然侮辱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自杀、多次侮辱他人导致其人格、名誉遭受极大损害、对执行公务人员、妇女甚至外宾进行侮辱并造成恶劣影响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自首认定的要素

    自首认定中的自首认定要素和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认定,以及提起自诉的条件。自首认定可从投案的时间、自动性、投案对象和投出对象来把握;如实供述则关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及未供述真实身份的情况。提起自诉需满足适格自诉人、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属于

  • 医生透露病人隐私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民法典》对隐私权的保护

    医生透露病人隐私是否构成违法行为以及侵犯隐私权的范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医生透露病人隐私将承担侵权责任。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如非法跟踪、安装窃听设备等。文章强调应积极维护自身隐私权,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

  • 用监视器拍照是否合法

    使用监视器进行拍照是否合法的问题。餐厅使用监视器拍摄明星并将其照片发布到网络上被认为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未经许可公开他人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等隐私信息是非法的。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法

  • 偷拍他人隐私放到网上是否构成犯罪?

    偷拍他人隐私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根据相关法规,侵犯隐私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罚。文章阐述了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分类,并介绍了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和对侵权行为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计算方式。最新资讯也强调了自然人享有隐私权的重要性。

  • 我国偷拍行为侵犯的权利
  •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 寻衅滋事罪的追诉期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