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侮辱他人的行为
行为的主要手段包括:(二) 侮辱行为必须公然进行
所谓的“公然”侮辱是指在第三者甚至众人面前,或利用可以使不特定人或多数人听到、看到的方式对他人进行侮辱。被害人不一定需要在场,只要第三者在场即可使被害人的外部名誉受到破坏。如果仅面对被害人进行侮辱,没有第三者在场或不可能被第三者知悉,则不构成侮辱罪。(三) 侮辱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人
特定的人可以是一个人或多人,但必须是具体可确认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中进行无特定对象的谩骂,不构成侮辱罪。死者不能成为本罪的侮辱对象,但如果行为人表面上侮辱死者,实际上是侮辱死者家属的,则应认定为侮辱罪。(四) 侮辱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
只有当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具备情节严重的要件时,才能构成侮辱罪。情节严重主要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等情形。例如强令被害人当众爬过行为人的身下、当众撕光被害人衣服、给被害人抹黑脸、挂破鞋、带绿帽强行拉其游街示众、当众胁迫被害人吞食或向其身上泼洒污秽之物、胁迫被害人与尸体进行猥亵行为、因公然侮辱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自杀、多次侮辱他人导致其人格、名誉遭受极大损害、对执行公务人员、妇女甚至外宾进行侮辱并造成恶劣影响等。我国刑法中关于绑架后杀害被绑架者的法律定性。绑架并杀害被绑架者构成绑架罪,且属于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的情形,犯罪分子将被判处死刑。文章还介绍了绑架罪与非法拘禁逼取债务的区别,包括侵犯的客体、犯罪目的和侵害对象等方面的不同。
非法拘禁罪致人轻伤的定罪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非法拘禁并造成受害人轻伤,需进行民事赔偿并受到相应刑事处罚。文章还详述了不同情形下非法拘禁的处罚标准,如涉及重伤或死亡等情况。此外,文章提及了非法拘禁的立案程序及立案标准,如持续时间、
故意伤害罪追诉时效的相关规定。依据刑法,追诉标准按法定最高刑确定,不同刑罚有不同追诉期限。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五年;更高刑期则对应更长的追诉期限。追诉期限可因案件立案后被告逃避侦查或审判、被害人提出控告而未立案等情况而延长。
杀害亲生儿子的行为应当受到的法律处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情节较轻的情况,如防卫过当、义愤杀人等,可以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故意杀人罪的定义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