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第99条的规定,量刑期限中的“以上、以下、以内”是包含本数的。然而,在《刑法》第63条第1款关于减轻处罚的规定以及《刑法》第69条关于数罪并罚的规定中,“以下”不包括本数。
例如,某犯因三罪分别被判处8年、9年、10年有期徒刑。如果这里的总和刑期“以下”包括本数,那么对于该犯可以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7年。这一处刑结果等同于适用并科原则。然而,如果这里的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包括本数,那么该犯可能仅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与采用吸收原则无异。显然,这是错误的。
根据我国《刑法》第99条的规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
根据《刑法》第63条第1款的规定:“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根据《刑法》第69条的规定:“对于有期徒刑并罚,应采用限制加重原则。”
因此,在适用限制加重原则予以并罚时,“以上”、“以下”也不应包括本数。采用并科原则主要适用于主刑与附加刑以及不同种附加刑的并罚,而吸收原则只适用于死刑、无期徒刑与有期自由刑的并罚。这样的规定既能体现法定的“限制”精神,又能体现“加重”的立法原意。
数罪并罚原则的适用范围及刑期确定问题。数罪并罚涉及多种情形,包括普通数罪、发现漏罪及再犯新罪等。对于执行刑期,有一罪被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的执行相应刑罚,数刑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的酌情决定执行刑期,且数罪并罚管制最高不超过三年等规定。同时,
盗窃罪的追诉时效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盗窃案件一旦立案侦查,不受追诉时效限制,但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将不再追诉。对于不同等级的刑罚,有不同的追诉期限。特定情况下,如逃避侦查或被害人提出控告并被相关机关立案,追诉期限将不受限制。
刑事犯罪案件中的数罪并罚原则。当犯罪分子构成累犯并涉及多个罪名时,法院会进行数罪并罚,并在刑期基础上加重处罚。累犯的认定条件包括前罪受过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在赦免后一定时间内再次犯罪,且后罪为故意犯罪。
罪数的认定、数罪并罚的刑期计算以及数罪并罚执行刑期的规定。罪数的认定依据犯罪构成的要件来确定,一个行为符合一个犯罪构成认定为一罪,符合数个犯罪构成认定为数罪。数罪并罚的刑期计算是根据各个罪名的量刑来确定最终实际需要执行的刑期,法律有专门的规定。执行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