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骗红包公安不管吗
时间:2024-08-14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微信是比较普通的通讯工具,在微信上发红包是比较拉近关系的事情,但是有的犯罪分子,可能会盗取他人的微信,然后通过各种各样的理由,向其微信好友骗取红包。这也是一种犯罪,侵犯了他人的财产。那么,微信骗红包公安不管吗?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微信骗红包是否构成诈骗罪及立案追诉问题
一、微信骗红包是否应当立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微信骗红包的行为属于诈骗罪,公安机关应当受理并立案。在立案后,将进行相应的刑事诉讼活动。
二、诈骗罪的刑事立案标准
诈骗罪是一种数额犯罪,行为人通过欺骗手段骗取公私财物,必须达到一定的金额标准才构成诈骗罪,才能进行立案追究。根据联合司法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的金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分别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联合司法解释还列举了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情节,应当依法从严惩处。因此,如果公民因为误信短信、电话、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内容而上当受骗,被诈骗金额在3000元至10000元以上,就符合联合司法解释的诈骗罪立案追诉标准。如果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公安机关应该受理。
三、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有其他法律对此有规定,将依照其规定处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对于侵占公司财产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金额大小,会受到刑法和法律的制裁。国有和非国有公司中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财产,将面临有期徒刑和财产处罚。同时,《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也对此类行为做出了相关规定,涉及收受贿赂
-
微信红包引发的友谊破裂和法律责任如何应对
玩微信“抢红包”游戏起纠纷,两个朋友竟然翻脸成仇,互相邀约朋友斗殴。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两好友因微信抢红包翻脸打架,打架斗殴怎么处罚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近日,宜宾市筠连县公安局筠连镇派出所查处一起聚众斗殴案,抓获10名斗殴青年,其中4人被依法行政拘留,6名未成年人被口头教育后责令家长带回。经民警了解,本次斗殴是由于李某和周某起纠纷而酿成的。
-
网络支付新规:如何微信发红包
最新发布的网络支付新规要求网络账户实名制,这是否会影响微信红包的使用呢?未绑定银行卡的微信用户仍然可以发送红包,但是当累计发红包金额超过1000元后,再次发送红包就需要追加身份认证。新规特别新增了一类支付账户,只需要通过一个外部渠道开立的Ⅰ类支付账户
-
被人骗了微信红包怎么追回
被人骗了微信红包可以报警追回,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
-
微信骗红包犯罪吗?
-
微信骗红包公安不管吗
-
发错红包对方不还怎么办